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一头连着科技创新 一头连着生产实践

桐庐精准匹配乡村振兴“加速跑”力量

  本报讯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在杭州市桐庐县的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家畜棚圈内,随处可以看到科技特派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的到来,给这里的农户带来了新品种、新思路。

  自2005年起,桐庐县科技特派员工作持续走在前列,已经成为县科技工作的一张“金名片”。截至目前,桐庐县共入驻个人科技特派员120名,团队科技特派员6个,共实施各级特派员项目340项,经费支持2303万元,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街道)。

  一头连着科技创新、一头连着生产实践,这座桥梁如何架?近年来,桐庐县科技局创新“个人+团队”、AB岗服务等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通过匹配技术专家,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围绕全县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难题进行攻坚克难,已示范带动粮油、水果、食用菌、中药材、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有效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优化组合,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所谓“特派”,派出的科技人员专业技术特长及服务领域必须与乡镇(街道)需求的“订单”相结合。桐庐县推行并深化科技特派员“双向选择”选派机制,针对乡镇(街道)提出的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专业技术领域重点需求,组织面向全县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事业单位中级职称以上专业特长人员公开征集人选,做到乡镇(街道)需求与特派员专业技术特长精准匹配,有效配置科技资源。通过双向选择,特派员专业特长与选派单位需求匹配度达90%。

  与此同时,依托科技特派员科研成果和技术优势,打造一批农业农村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目前,已指导建成国家级、省级“星创天地”各2家。依托“科技大脑”创新云服务平台,开发特派员技术转化平台,常态化线上征集技术难题29项,发布科技成果信息47项,解决问题15个,提升科技惠农匹配实效性。

  桐庐创新将县级特派员项目按支持方向分为两大类,“科技助力产业兴旺”项目重点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带动农民群众致富项目,“三新示范”项目重点支持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以点带面项目。最新一批科技特派员项目共引进示范小樱桃、水产、食用菌等新品种12个,示范推广林下经济立体种植、水产高效养殖、食用菌网格化种植等新技术14项。

  来自杭州市农科院的市科技特派员黄康康每周都会抽时间到桐庐凤川街道的三鑫村雷坞精品水果基地开展技术指导。由于之前农场的樱桃颗粒小、味淡,卖不起价格,黄康康于去年1月引进小樱桃优良新品种‘红妃’。通过开展病虫害防控、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促早栽培等方面关键栽培技术的应用,目前‘红妃’新品种试种成功,成熟期较一般樱桃园提前5天左右。该品种果个大、糖度高、抗裂果能力强,今年初产期的最高亩产近1000公斤,两年后进入大树盛产期时亩产可达15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2017年起担任科技特派员的许寿增,深入田间地头,成功研发了一种防治刮青虫、蛀心虫的简易方法。该方法简便直观容易掌握,农户使用该方法,在防治水稻刮青虫、蛀心虫害上可以少打一次药,节省成本1.5万元,比原先的防治方法亩增加粮食45公斤,达到了节本增产的作用。此外,在他的指导下,桐庐的水稻单产突破900公斤,小麦、油菜等粮油产量分别突破561.5公斤和258.6公斤,创桐庐县粮油产量新纪录。

  “下一步桐庐县将不断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举措,做深做实做细,充分发挥特派员在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中的实干实效作用,全力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桐庐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申屠铭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桐庐精准匹配乡村振兴“加速跑”力量 2023-08-04 2 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