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记者下田间学“稻”理
本报讯 读万遍“粒粒皆辛苦”,不如下田来体悟。为了让青少年深入了解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嘉兴市科技馆组建了一支科学小记者团出发去“锄禾”。
7月10日,富有探索精神的科学小记者们来到嘉兴市农科院,这里是浙江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学小记者们通过参观科普展示厅、与农业科学家面对面、体验农科院试验田等活动,感受优质的农业科技产品,了解前沿农业科学家的工作内容,从而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家精神的培养。
科普馆承“精神”
“古代农民伯伯顶着烈日‘锄禾’,现代农业科技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同学们都知道袁隆平爷爷,像他一样的农业科学家们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带着疑问,小记者们第一次走进位于王江泾镇的嘉兴市农科院。小记者们首先走进科普展示厅参观,了解农科院的研究工作。
嘉兴市农科院始建于1956年,长期以来该院利用稻麦育种的传统优势及新兴的蔬菜、瓜果、苗木育种技术,为效益农业服务,实践科技兴农。今年5月,这里还入选了第二批浙江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也是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嘉兴市科普教育基地。
试验田学“稻”理
科学小记者们来到农科院的水稻试验田参观。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此时已经有了点点金色。
“这是早稻,马上就要成熟了。”为了不让“成果”被小鸟偷吃,工作人员还为稻田罩上了网。
“为什么成熟的水稻田里没有水?”“为什么实验田有的品种高、有的品种矮?”“水稻需要授粉吗?”“真的有彩色稻谷吗?”……
跟着工作人员穿过网罩走进试验田,从小生活在城市、对农业生产知识的了解和关注较少的孩子们各个都是好奇宝宝。
“你们知道吗?再过十多天就是‘水稻双抢’的日子了,既抢收早稻,也抢播晚稻。‘双抢’这个时机对农民伯伯和我们科研人员十分重要,影响着全年的科研工作。我们每天都要顶着烈日在试验田里忙除杂草、收割水稻,确保育种工作顺利进行。比今天可累多了。”听完这番话,孩子们明白了水稻科研工作的复杂,水稻种植的艰辛和“一粒米”的来之不易。
实验室种“理想”
在育种室,科研人员利用生物标本带孩子们了解了水稻从一粒种子到发芽在育种室的不同形态;在实验室,科研人员提取水稻DNA的复杂过程让小记者们看得专心致志。在科学家与小记者面对面环节,经济作物研究所马燕欣,水稻育种研究所张馨月,生物技术研究所李白、种高军,农科院四位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解答了孩子们的满满好奇心。
“一粒稻穗从最初的播种起,经过灌溉、施肥、收割、制造、贩卖……累积了种种的力量与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通过这次活动,嘉兴市科技馆撒出一粒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种出无限希望。
本报记者 叶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