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
鄞州建成5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报讯 日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升空后精确入轨。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型号陶瓷密封环及机械密封系统应用于测量船雷达、雷达遥测一体化系统中,圆满保障此次“梦天”之旅。
在博士后团队的助力下,伏尔肯成功从低端陶瓷材料的“红海”中突围,“破茧蝶变”成为国内高端特种陶瓷材料领域的“引领者”。2021年,伏尔肯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2022年,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晋升为国家级。
“人选对了,事就成了。博士后工作站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伏尔肯董事长邬国平说,企业博士后成为伏尔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伏尔肯的成功,是当前宁波市鄞州区博士后事业迎来爆发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鄞州区结合鄞州产业发展新特点,将博士后人才作为突破发展瓶颈、激发市场活力、凝聚创新要素、带动社会就业的重要一招,通过创新制度环境、开拓设站空间、推动转化应用,着力实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区已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6家,其中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5家,三项数据均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鄞州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作用日益凸显,近3年来,鄞州企业博士后获国家、省级资助项目85项,在关键领域获得专利授权256项,开发进口替代类技术(产品)91项,填补省级以上空白技术/产品65项,助力企业新增产值25.3亿元,带动就业超3000人。
“‘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有大大小小有上万个连接器,构成了飞船各系统间‘沟通’的神经网络,而我们研发的线材就是神经网络里的‘神经元’”。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李吉宝激动地说。
在博士后科研团队的助力下,博威建立了具有行业颠覆性意义的全球首个有色金属“材料基因组”数字化研发系统,帮助钛青铜领域多个产品从原来的“十年磨一剑”到如今2个月就实现关键突破,成为带动产业链提质增效的点睛之笔。
“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政校企’协作联动、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桥梁和平台,在推动鄞州支柱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鄞州区人社局局长王力波说。张文胜 王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