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画笔”绘就海岛乡村振兴“五彩画卷”
□定海海洋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方勇刚
近年来,根据浙江银保监局舟山分局有关金融支持海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定海海洋农商银行立足海岛资源禀赋,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用源源不断金融“活水”持续灌溉“三农”阵地,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助力海岛共同富裕。
发挥主办银行作用,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动力。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定海海洋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作用,立足海岛资源禀赋,主动融入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大潮,积极探索近海养殖、远洋捕捞和水产加工“一条鱼”产业链,创新推出了仓单质押贷款,在干览试点水产品仓单质押贷款,探索将金融产品嵌入远洋渔业仓储环节,进而幅射捕捞、加工等上下游产业。与远洋渔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渔船贷”专项产品,开展水产行业“批量化作业”,缩短信贷流程 ,助力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目前已为基地及下属4家子公司发放贷款1.6亿元,为基地内的22家水产企业发放贷款4.2亿元。针对金塘螺杆制造产业,创新推出“金塘机筒螺杆行业动产抵押贷款”,以通用加工设备为抵押发放贷款,有效解决辖内企业担保难问题。配套西堠工业集聚区建设,专门出台《西堠工业区落户企业利率优惠政策》,平均定向降息60个BP,年均让利将近200万元。同时推广“表内+表外”与“集合授信”的套餐式融资模式,有效提升企业融资效率。
加强绿色金融支持,彰显美丽乡村建设魅力。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围绕“净零碳”乡村主题,创新推出“净零碳·乡村贷”产品,全面助力定海“净零碳”乡村建设。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样板村镇创建,不断实现样板村镇升级扩容、提质增效。目前已完成干览镇、金塘镇、马岙街道三个海岛特色样板村镇的建设。全力支持旅游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与定海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全域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东海云廊重点建设项目,协助开发共享自助设备定制一体机、云廊小程序、智慧停车等软硬件服务。同时全面对接七大指挥部,已为古城微改造、竹山公园、五山水利等项目提供信贷资金5000万元,协助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主动融入未来乡村建设,与区农业农村局签订未来乡村、数字乡村战略合作协议,并以全市建设26个美丽城镇和防疫灾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支持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治理、农民公寓房项目等民生重点工程建设。
深化银政互融互促,提升“三农”服务渗透力。筑牢乡村振兴“红色底盘”,搭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三级党建联盟;与区两新工委建立“红色互动”平台,以“红帆贷”“党员先锋贷”推动红色金融服务“全天候”应答机制,全面开展普惠百日行和网格化金融服务工作。推进“偏远海岛政务服务均等化”工作,实现居民政务服务“就近办、自助办、掌上办、上门办”,切实打通渔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累计办结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20111笔。积极做好社区村体制改革的金融服务工作,在辖内全部117个行政村上线新版“三资智慧监管系统”,助力村级“三资”规范化管理、乡村治理和清廉村居建设。
优化普惠涉农质效,激发海岛共同富裕活力。紧跟全区强村富民步伐,不断加大“飞地抱团”等强村富民项目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金融支持力度。近年来,为辖内25家村经济合作社的“飞地抱团”创收项目,发放了经营性物业用房购置贷款2900余万元。拓展渔农村企业融资担保渠道,与省农担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入省市两级财政合作,成为全省10家“政银担”试点银行之一,开通“浙里担”线上准入判定功能,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已累计为辖内涉农涉渔经营主体发放免抵押贷款2.18亿元。深化渔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梳理清单,建立档案、了解需求,提升金融服务有效性。创新推广农户小额普惠贷款业务,目前已完成“无感授信”农户57619户,授信金额50亿元,实现辖内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全覆盖。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制订“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探索将新市民纳入农户普惠小额信用贷款批量授信体系,创新 “新居民贷”产品,为金塘岛内1万余名外地务工人员提供专属产品,配套金塘镇农民工公寓项目推出新居民公寓按揭贷款,截至目前共有新市民客户7.63万户,新市民贷款5722户,余额19.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