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金融】

温州银行业集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银行一线员工以“案”拆解养老诈骗套路

温州工行工作人员到老年公寓宣讲防骗反诈知识,精准聚焦适老服务对应人群。
浙商银行工作人员进社区向群众宣传防骗反诈知识,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平安银行温州分行在网点设置反诈知识加油站,寓教于乐,大大提升了宣传效果。

  一场部门协同、全民参与、声势浩大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正在持续开展。关爱老人,提高老年人的防骗反诈意识和防骗反诈能力,是防范养老诈骗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频发、多发,浙江银保监局全面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7月初,浙江银保监局印发《浙江银行业保险业适老金融服务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防范养老诈骗工作,加强一线员工反诈技能培训,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同时不断完善金融服务适老举措,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加安全、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根据浙江银保监局和温州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办的部署,温州银保监分局组织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三起发生温州三家银行机构的真实案例,结合老人受害者的经历,由帮助老年客户避免受骗损失“养老钱”的银行一线工作人员来捋一捋“养老诈骗”的套路,希望通过身边案例警示老年群体,增强防骗反诈能力。通讯员 徐梦茜 黄张苗 胡沙沙 吴丹 本报记者 赵琦

  当养老钱被“钉钉好友”盯上

  【案例一】近日,63岁的刘阿姨十分焦急地来到工行温州瓯海支行营业室,向网点大堂经理寻求帮助。大堂经理询问缘由后得知,刘阿姨的网购快递因疫情原因滞留,一位自称是“快递公司工作人员”与其联系,要双倍赔付其所购物品金额。为了尽快拿到赔付,刘阿姨在对方的引导下,添加了他的钉钉好友,并将自己的银行账户发给了对方,还提供了验证码。随后,刘阿姨收到短信提示,其账户余额发生变动,而同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电话刘阿姨,称其卡内余额已被冻结,要求刘阿姨马上按照他们所提示的步骤操作。了解事情经过后,大堂经理一边安抚刘阿姨,一边立刻对刘阿姨的账户展开调查,发现其卡内人民币账户只剩下些许零钱,但美元账户余额增多,判定钱还未被转移,而是被购入美元账户。细心的工行大堂经理还发现,刘阿姨的手机钉钉软件直播功能正处于开启状态,她所有验证码短信提示弹窗通过直播被对方获得。大堂经理及时指导刘阿姨删除了这位“钉钉好友”,关闭了直播,协助刘阿姨将资金转回,并上报给民警。事后,刘阿姨对工行大堂经理连声道谢:“如果这笔钱没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太感谢你们了!”

  这位工行温州分行大堂经理说,刘阿姨的案例比较典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金融服务呈现快捷化、智能化,但同时不法分子的欺诈技术也逐步升级,呈现团伙化、智能化、批量化趋势。不断翻新的诈骗“套路”让人防不胜防,尤其老年群体因为对各种日益复杂的新型诈骗方式缺乏了解,更容易上当受骗。

  为增强中老年客户反诈意识,根据温州银保监分局和温州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办的统一部署,工商银行温州分行充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利用网点阵地营销资源,滚动发布播放防范养老诈骗的公益广告、动漫视频,放置反诈宣传册,张贴“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二维码,定期向老人们开展讲解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积极开展“六进”面对面宣传活动,组织网点工作人员走进中老年经常聚集的各公园广场、社区、集市、农贸市场等人群集聚地,以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向广大老年人进行宣传。该行还积极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加强涉及养老领域的各类账户监测、识别、排查和管理,多措并举努力构筑一道反诈“防护墙”,帮助群众守好“钱袋子”。

  当投资“高收益”瞄上养老钱

  【案例二】日前,家住瓯海区的陈阿婆来到浙商银行温州瓯海支行办理取款业务,大堂经理接待后询问取款金额及用途,陈阿婆说:“我要取5000元跟朋友一起投资基金!”大堂经理一听便立即提高了警惕,详细了解后得知,陈阿婆经她一位好友介绍加入了一个20多人的微信群。群中大肆宣传如何投资基金,且群里的一个“专家老师”主动联系陈阿婆,告诉她可以帮忙投资,只需要5000元,每日便可得250元收益。所以,陈阿婆来银行取现金拟投资。大堂经理判断陈阿婆是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一边稳住陈阿婆,一边将情况上报营业主管。营业主管联系附近派出所,请民警前来协助劝阻,同时来到厅堂向陈阿婆讲解基金投资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常见理财投资类诈骗手段。但面对高息回报,陈阿婆仍犹豫不决。此时,民警也赶到了,与浙商银行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为陈阿婆耐心讲解骗局。银警协作,共同劝说,陈阿婆恍然大悟,终于意识到自己真的遭遇诈骗了。

  浙商银行温州瓯海支行大堂经理告诉记者,像陈阿婆这样,很多老人退休后都有一定的积蓄和退休金,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想多赚点钱给自己存点养老金,也能减轻孩子负担。这时候骗子就用高息做诱饵,编出各种针对中老年群体的投资理财骗局,比如收藏古董、养老项目返利投资等,那些想赚钱的老人很容易上钩。

  温州银保监分局要求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涉养老金融诈骗案件情况摸排,加强与公安机关等部门联防联治,及时预警、及时提示、及时拦截,切实做到防范养老诈骗风险,保障中老年客户账户资金安全,为中老年客户财产筑牢安全防线。

  为更好地做好老年人金融服务,浙商银行温州分行在保障老年人账户和信息安全方面不断增强并细化工作措施,除了优化完善营业网点老年人金融服务外,还不断完善“简约版”手机银行的“转账监护人”服务,在可信任收款人和转账双通道认证机制基础上,增加老年人的转账限额和风险提示,切实增强对老年人资金的安全保障。同时,该行加强了老年人的金融信息保护,强化技术检测和监督检查,保障老年人信息安全。进一步完善了该行的交易反欺诈风控模型,通过老年人的日常操作模式识别异常操作行为,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操作限制。值得点赞的是,该行电话服务热线可自动识别老年人客户并第一时间提供人工服务,老年人客户拨打该行95527电话客服后先进入IVR,系统判断为65周岁及以上客户预留手机来电则调整语音播报顺序,优先播报0人工服务,可直接选择进入敬老人工座席专线。

  竟让老年人转账办高额信用卡

  【案例三】不久前,62岁的余阿姨匆匆忙忙来到平安银行瑞安支行,声称自己的银行卡被冻结,需要转钱却没有转成功。银行工作人员经过核实,告知余阿姨的银行卡已超过半年未使用,属于业内正常的“暂停非柜面业务”范畴,随即帮助重新开通并根据阿姨要求指导其进行转账操作。当银行工作人员询问余阿姨转账目的时,余阿姨回答说:“我是接到电话说办理高额度的信用卡需要存款,让我转1.4万过去。我说自己不会操作,对方就让我提供手机号码、验证码和密码帮我操作。”这时,银行工作人员警觉地判断余阿姨遇到了一场骗局,立即劝阻余阿姨先不要急着操作,并耐心地向她介绍发生的新型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余阿姨终于警觉醒悟过来,及时避免了损失。

  平安银行工作人员提醒,网络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诈骗分子通过第三方网络渠道推荐老年群体办理高额信用卡,并针对老年人不擅长使用手机银行等特点声称予以帮助,从而拿到手机号码、验证码和密码后实行非法转账。天上不会掉馅饼,信用卡提升额度只能向所在银行申请,有严格的条件和审批的手续,不可能通过非常规途径办理。

  今年以来,平安银行温州分行与26.38万名平安颐年客户温暖同行,防诈反诈,力求打造“颐年反诈,安享平安”的有温度金融。该行以“平安守护者行动”为主题,联合温州市反诈中心、绣山派出所等开展“智伴银龄、反诈同行”“双安警银联盟、反诈一路同行”主题反诈直播,帮助老年客户摸熟常见诈骗套路,2场直播宣传受众超5万人次。同时,利用搭建的37个颐年学院社群,每周五推送“反诈”资讯早知道和相关金融课程,为增强老年人的防诈能力提供新社交体验。

  根据温州银保监分局动员各银行保险机构通过各自所在地人文环境分析,加以逻辑思考判断,区分划定老年人活动范围和活动场所,精准聚焦适老服务对应人群,增强宣传的效果,平安银行温州分行每月主动深入周边社区、老人公寓、老年大学、广场公园等,累计开展100余场宣讲活动。活动中,该行还借助“舞动人生,颐享生活”“嗨,朋友颐起来欢唱”等主题活动对老年人形成沉浸式防骗反诈宣传。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 00004 银行一线员工以“案”拆解养老诈骗套路 2022-08-02 2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