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金融】

金融力量助力点亮浙江“智造之光”

2月11日,温州银保监分局联合温州市委组织部、科技局、瓯海区政府以及试点银行全国首发“科创指数”融资模式。
民生银行温州分行推出“民生光伏贷”,助力正泰集团智能制造升级,惠及更多农村农户。
兴业银行温州分行客户经理主动进企了解金融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福建海峡银行温州分行走访制造业客户在疫情下的生产经营状况及金融需求。

  在浙江,金融服务向来是本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助力“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跨越,金融能做什么?

  近年来,浙江银保监局从强化金融支持、优化信贷结构、完善长效机制、提升保险保障能力、强化监管引领等五个方面提出十四条细化措施,专项开展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在浙江银保监局的部署下,温州银保监分局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响应温州市委、市政府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的部署,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链提升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倾斜,建立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通讯员 徐梦茜 胡雪 侯冰清 常玉璋

  本报记者 王琦琦

  金融赋能“专精特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月,浙江银保监局出台了《关于稳定预期 激发活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制造业创新主体资金支持,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信贷保障,提升制造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2022年力争实现全省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制造业一直是民生银行支持的重点领域。为进一步厚植“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民生银行温州分行组建一支“专精特新”专属服务团队,为“专精特新”客群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正是民生银行温州分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样板之一。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浙江戈尔德已经成为国内汽车悬架系统零部件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作为相伴多年的合作伙伴,民生银行也在持续完善综合金融服务,认真分析浙江戈尔德生产经营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用好用足外部政策支持,加大信贷资源投入,积极推广应用银企直联、境内外币支付、分销e等众多契合客户成长属性的金融产品,畅通企业服务渠道,提升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内功。

  针对瑞安市龙头企业——华飞轻纺有限公司,福建海峡银行温州分行在前期调研中了解企业结算方式频繁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后在设计融资方案时嵌入多种金融产品,给予企业3年期10000万元敞口授信,用于流动资金贷款、国内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实行差异化定价原则,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近年来,福建海峡银行温州分行坚持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资源倾斜和金融创新力度,聚焦服务新发展格局,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聚焦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以金融“血液”滋养实体经济“机体”。

  多年来,浙江银保监局坚决稳住产业发展基本面,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基础再造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浙江制造强省建设。截至2021年末,浙江辖内主要银行业机构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2175.70亿元,较年初增长29.45%。

  直击制造业融资痛点

  科创中小企业是浙江制造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但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浙江银保监局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直击制造业金融服务痛点,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成为解锁科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金钥匙”。

  在民营企业大市的温州,温州银保监分局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升级金融服务制造业转型新路径、新方法、新产品,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澎湃的金融“活水”。

  “我们公司属于高科技、轻资产企业,却因为没有核心抵押物,一度面临融资不畅的问题。”浙江捷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贵感慨道。作为拥有各项专利200余件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捷诺电器虽然手握众多专利资产,却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加之长期持续投入研发资金,企业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温州率先启动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发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兴业银行温州分行主动对接服务,作为项目协调人或主承销商,成功发行三期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了“温州技术产权证券化”在深交所、上交所、银行间交易市场三个主流资产市场的全渠道覆盖,帮助包括捷诺电器在内的48家温州制造业中小民企获得低成本融资5.9亿元。其中,捷诺电器获得1500万元3年期低成本融资,公司新产品研发和新厂房建设的资金有了着落。

  “无论是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服务科创企业,我们要根据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福建海峡银行温州分行负责人表示,该行的在线产品“小微e快贷”和供应链e融资,破解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同时,该行依托新技术,沿着产业供应链条释放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中小企业打造的供应链e融资平台,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不动产抵押依赖,更好地助企融资。

  据了解,浙江银保监局围绕“5+5”产业链推进制造业金融,助力“智造”升级。积极引导各银行机构依托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放水养鱼”行动计划培育企业等名单,对制造业中型企业逐户建立融资对接清单。结合“4+1”小微金融服务工作,加大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尤其是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

  精准滴灌制造业“绿色”

  为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大力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2021年7月,浙江银保监局联合九部门出台了《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6+1”重点领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强调要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研究制定细分行业和领域的授信支持政策方案,着力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为“绿色主体”免去后顾之忧,为城市创造更多“绿色经济”。

  3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新公布了2021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温州企业入选产品多达30个,其中不少企业都获得了兴业银行温州分行的金融支持。

  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电力储能提供优质解决方案的温州市龙湾区某能源企业,生产的三元锂电池项目此次成功入选“浙江制造精品”,将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广泛应用。因企业在空港新区计划投建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急需信贷资金支持。“这家企业深耕绿色电池制造领域,产品开发实力、原创技术等深受市场认可,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更绿色、更安全的出行方式及储能解决方案,和我们绿色金融的理念不谋而合。”兴业银行温州分行营业部总经理陈如表示。该行为该企业定制3.6亿元3年期中期流动资金绿色贷款方案,并给予70个BP专属利率优惠,每年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250万元。

  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和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围绕“双碳”目标,将“绿色+”服务能力贯穿金融服务全链条,引导金融资源向产业链升级提升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助力浙江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升级。截至3月末,兴业银行温州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81亿元,较2021年初增长60%;累计为100多户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提供绿色融资近200亿元。在2021年度浙江省“万家民企评银行”活动中,该分行获评市级“民企最满意银行”,成为温州唯一获此殊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民生银行温州分行探索服务小微企业“园信贷”,目前已与温州100多个园区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小微企业开展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实业。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 00004 金融力量助力点亮浙江“智造之光” 2022-04-19 2 2022年04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