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动三农共富
浙江为乡村产业振兴定制金融方案
为推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浙江银保监局近年来引导辖内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推进信用信息建档覆盖维度、提高金融产品适配性、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乡村产业振兴。
浙江银行保险机构结合政府部门认定的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清单,主动对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户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档案;加强与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档案覆盖维度。
在此基础上,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特点,浙江银保监局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产品适配性。银行机构与浙江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出“浙里担·新农贷”产品,对10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及风控模型评级授信。截至9月末,省农担公司累计担保3.97万户,金额共计128.53亿元。
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创客等“四张清单”。“清单管理+主办银行”服务模式实现“一企一策”精准触达。辖内银行机构积极对接行业协会、“三位一体”农合联等,为上下游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支持,农行浙江省分行围绕全省80条农业产业链,批量拓展契合当地产业导向、农户带动效益明显的主体,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2万多户,贷款余额超70亿元。
衢州
盘活闲置资产为农户增信
今年以来,衢州银保监分局强化监管引领,组织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服务乡村振兴“3+1”专项行动,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建档评级、银保融合、增信分险。衢州以江山市为试点,打通政银数据壁垒,编制动态化农户资产负债表的方式实现标准化建档。目前,衢州市大数据中心、农业农村局、公安、民政、国土等10部门与银行机构达成数字互通,梳理归类涉农数据13类127项,细分农户数据颗粒度。加注数据标签,将数据划分为“基础信息、资产信息、负债信息、收入信息和荣誉(负面)信息”等5类20项68个核心信息,自动生成《农户采集数据清单》,推动农业农村资产数字化、农户资产负债货币化、农民贷款线上集成化。
截至7月末,衢州全辖1.5万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覆盖率达91.56%,其中家庭农场建档评级实现100%全覆盖。授信金额141.70亿元,贷款余额84.93亿元,用信率约60%。
衢州各银行机构按照“宜户则户、宜社则社”原则,灵活确定承贷主体,匹配“三农”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规模、期限和方式,简化审批流程,并通过银保融合实现增信分险。衢江农商银行与人保财险合作推广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累计发放3.58亿元、受益户数502户,帮助农村4800多人解决就业;衢州市邮储银行与太平洋财险、衢州市农业农村局、衢州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共建“政银农创保”一体化融资保险服务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1亿元。
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盘活农村生态资源和闲置资产。除龙游农商银行2019年落地全省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衢州还全省首创“活融通”生猪金融服务银保套餐,以“农业保险+保证保险+银行贷款”方式深度融合银保资源。截至6月末,衢州共发放“活融通”贷款20笔,余额3885万元。
当地农信系统与区(县)生态资源管理公司合作,将农业主体抵质押获得收益及融资担保,提供信贷支持。同期,试点县常山已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矿等生态产品抵质押,常山农商银行累计发放这类保证贷款117笔、金额1.15亿元。江山监管组、江山农商银行作为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专班成员单位,协调解决抵押物估值难、抵押登记难等问题。
开化农商银行与开化县林业局联合下发《开化县零碳相伴”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率先全省将其附着的森林碳汇价值作为质押标的,推出“零碳相伴”贷款产品,明确碳汇质押额度最高可达碳汇评估价值的20倍,马金镇花园村就是通过“零碳相伴”获得了300万元贷款,用于油茶基地改造、山林抚育等扶贫消薄项目。
“一县一策”扶持区域特色产业。围绕衢州市“3+X”农业主导产业,衢州银保监分局指导银行机构一方面聚焦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另一方面探索将应收账款抵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等成熟的工业产业链融资模式运用到农业产业链中。
特别是针对农业农村薄弱环节,当地加大农田水利、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防灾减灾和动植物疫病防控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金融支持,提高农业生产及抗风险能力;围绕农村投资重点领域,加大乡村道路交通、物流通信、清洁能源、供水保障、电网建设、智慧农业、气象监测等农村现代化核心领域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柯城农商银行以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壮大为抓手,创新推出“强村贷”,向214个行政村授信6.9亿元。石梁镇黄茶村近80%的村民急需改善住房条件、批建新房,投资农民建房集聚点需要200万元启动资金。该行工作人员推荐了村集体专项贷款,仅用了3天时间就将200万元专项贷款“强村贷”放款到村经济合作社账户上,用于苗木种植,预计可为村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
温州
信贷投放农业新主体
温州银保监分局深入对接浙江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创新特色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与金融资源投入。
金融服务融入乡村绿色产业链。近年来,温州银保监分局以推进区域绿色发展为抓手,出台多项措施,引导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发挥资金优势和组织体系优势,开展“三服务”和“走千访万”活动,探索将金融服务融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乡村绿色产业链,创新推出“三农”绿色金融产品。
永嘉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民宿贷”,完善了贷款申请、审批、发放的全流程限时办结制度,解决了像周先生这类民宿经营者的融资与担保难题。截至目前,该行共累计发放“民宿贷”142笔、金额4905万元。
洞头富民村镇银行创新开发“两菜贷”,用于支持洞头紫菜、羊栖菜两大养殖产业。养殖工具抵押和存货质押为养殖户提供了动产融资并已实现快速登记,解决养殖户找担保人、缺乏有效抵押物的融资困境。泰顺温银村镇银行创新打造“果农贷”“茶农贷”“竹木贷”等“一行一品”对口信贷产品,通过差别化利率定价、专项利率优惠让利等方式,助力泰顺绿色农业发展。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发放“一行一品”贷款4492万元。
金融科技提升普惠贷款获得。温州银保监分局引导银行机构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风险评估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辖内农商银行推出的纯信用贷款产品“普惠贷”,借助大数据分析为客户精准画像,为农户提供免担保、广覆盖、低门槛的小额普惠贷款服务。
“没有房子可以抵押,也没有银行流水。没想到第一次贷款能这样顺利。”农户伍先生欣喜地说。他在瑞安桐浦承包了20余亩农地,多年从事油菜和甘蔗种植,需要经营资金。了解情况后,瑞安农商银行陶山支行工作人员为其办理了10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推出以来,该行已完成新增“普惠贷”签约2.99万户、累计用信1.3万余户,累计贷款金额超18亿元。
温州银保监分局还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质押范围拓展,支持活体畜禽、农业设施设备等担保融资业务。苍南农商银行完成苍南县78.9%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创新推出“苍农易贷”“农创易贷”“农资贷”等产品,授信对接554家,累计授信2.01亿元。
金融专员助低收入农户共富。在今年9月文成县举行的“共同富裕金融专员”进村(社区)行动暨“红色共富贷”发布仪式上,文成农商银行明确提供“红色共富贷”授信5亿元,用于精准支持低保低边户、带动低保低边户增收的个人,或由农村、两新组织党组织推荐的带头涉农创业致富项目的党员干部。为此,该行选派118名红色先锋深入17个乡镇、244个村居担任金融专员,开辟“助农专线”。
永嘉农商银行设立小额扶贫贷款基金,向低收入贫困农户发放10万元以下纯信用基准利率贷款,惠及185户、合计1470.94万元;办理永嘉县扶贫资金互助联合会委托贷款2000万元,累计发放756户、合计2182万元。苍南农商银行“致富先锋贷”支持有实体产业、能带动贫户增收的致富带头人;根据带动贫困户数予以利率优惠的“乡贤贷”,吸引资金、人才回流。
小微金改乡村实践
台州
近年来,台州银保监分局推进“三农”领域融资畅通工程,制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十项行动方案。依托金融创新孵化培育平台——小微金改实验室,切实解决“三农”群体金融需求,提升涉农市场主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村居“伙伴银行”精准对接服务。台州银行保险机构与村居“结伙伴”、与村民“交朋友”,对合作村居金融服务情况精准画像,及时对接金融服务需求。目前已实现台州全市3473个村居“伙伴银行”全覆盖。村均伙伴银行3.4家,为196户示范家庭农场、1.5万余户家庭农场、495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万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36名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独匹配“主办银行”。
在椒江区章安街道回浦村村口公告栏上,贴着大大的“村居扫码贷”海报。台州银行前期为村居农户批量建立电子化档案,结合村居关键人开展第三方评价,建立授信白名单。台州银行椒江椒北小微企业专营支行业务部主管何晶晶介绍,该支行主动对接章安街道办、当地村两委,搭建金融辅导员、融资联络员和先锋代办员“三员”联动平台,走进村居开展政策宣传、金融知识普及、事项代办、抒困解困等工作。
“金融+”旅游数字化平台创设美丽乡镇。台州旅游特色乡镇温岭市石塘镇的沿海观光带独具特色。农业银行台州分行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借助石塘镇官方微信公众号量身打造了“石塘半岛旅游智慧平台”。该平台汇聚石塘镇特色旅游资源,提供手绘地图导览、720度VR全景线上游览、潮汐情况预报、停车位实时查询等功能,成为石塘镇面向全国游客的官方服务平台。
此外,该行还将“石塘半岛旅游智慧平台”与农业银行掌银平台对接,汇集石塘镇周边的民宿、特产店、餐饮等各类商户信息,打造线上惠农商圈。通过发放合作商户优惠券、掌银小豆积分抵扣等,将客户向“石塘半岛旅游智慧平台”引流;为商户提供农户贷、助业“e”贷、小微网贷等普惠金融服务。
“农民家庭资产池”模式助力“人人可贷”。台州银保监分局创新“农民家庭资产池”融资模式,在农民缺乏抵押物情况下,使农民各类家庭资产总额可计量估值,金融价值可开发利用。截至10月末,台州通过该模式向农民新增小额信用贷款授信12.94万户、金额173亿元,其中发放贷款6.50万户、金额72.57亿元。
“上半年,第一批对虾上市卖了280万元,赚了近90万元。第二批对虾上市后,预计会有150万元到200万元的收益。”三门县养殖大户叶先生谈及今年养殖效益,喜上眉梢。他承包了200亩对虾养殖塘,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叶先生了解到“家庭资产池”政策后,经测算,自家集体产权农房和合作社股权可增信融资30万元。“很多农民找不到担保人,也拿不出正规抵押物,只能守着一亩三分田。现在,他们知道祖辈的房子、农机设备、承包的海塘等都能抵押贷款,就来到三门农商银行贷款,做起经营性生意。”三门县金融工作中心党组成员陈秀慧介绍,“农民家庭资产池”融资模式在传统的房产、车产基础上,增加经济合作社股权、海域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机设备、养种殖活体资产、金融资产等要素入池进行评估,并将道德、诚信、家风等因素作为加分项。三门农商银行目前已完成全县275个村、9.88万户全量农民信息采集,评估并入池的资产价值达71.36亿元。
□本版图文由浙江银保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