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大健康论坛举行
共话全球健康与医学产业创新发展
![]() |
本报讯 11月13日下午,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重头戏之一——大健康论坛举行,国内外健康领域的院士专家和青年科学家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围绕“疫情背景下健康领域的变革与反思”主题展开探讨,共话全球健康与医学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康复是重要的生命课题,是紧迫的社会需求。希望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与温州医科大学共同努力,创新学科设置,培养适应现代康复事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康复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创新康复服务模式,扩展康复服务领域,推动康复事业和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峰会论坛为海内外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他希望顶尖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创新高峰。
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介绍,温州正加快打造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着力打造医在温州品牌,集聚了李校堃、宋伟宏等院士专家团队,构建了生命健康塔尖重器瓯江实验室,并全力支持温医大健康发展,发挥其医疗服务优势,服务浙南闽北赣东3000多万人口。
中国高教学会会长杜玉波希望大健康论坛能够植根峰会平台,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深化交流互动共享机制,不断探索技术、人员交流融通,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全国民生福祉。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分享了新冠疫情传播以来,国内多个关键防控时刻的防疫手段和经验。他表示,想要社会恢复常态化,需要大家应接尽接,形成群体免疫,将社区群防群控常态化。他还特别提醒,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接种疫苗比例有待加强,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今年要加紧接种疫苗。
围绕“本世纪末不断进步的医学科学将如何有效控制疾病”这一主题,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迈克尔·霍顿介绍了自己从黑猩猩的血清中分离了后来被称为丙型肝炎冰敷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并开发了一种测验血液的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用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效果显著。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分享了自己与团队十多年不辍钻研,研制出国内首例生物完全可降解指甲获批上市的历程,勉励医学科技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中敢于挑战原始创新,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或仿制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通过图文、视频结合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的理论、技术及产品的最新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指出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树立文化自信,大胆 “怀疑”,关注临床科研中关键步骤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吴沛新介绍了国家医学创新体系以及临床医学研究体系,指出医学科技创新是生命科学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论坛上举行了温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启动仪式和顾问聘任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为樊代明院士、葛均波院士、付小兵院士、张英泽院士颁发聘书。
据了解,大健康论坛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2020年举办以来就成为中国大健康领域最高层次的大会之一。本报记者 叶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