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家精神具体化可视化人格化实效化
钱学森故居“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开馆
同步增添展示竺可桢茅以升等82位已故杭籍或在杭院士风采
![]() |
潘云鹤等与会院士专家,在挂牌仪式结束后参观“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 |
本报讯 11月7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活动暨钱学森故居‘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方谷园举行。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专门作出批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为本次活动发来致辞视频,潘云鹤、高从堦、董石麟、潘德炉、朱位秋、都有为、杨华勇、杨树锋、黄荷凤、戴民汉、叶志镇、孙立成、吴汉明、陈汉林等14位院士专家,钱学森家属代表钱永刚教授现场出席仪式。
落成仪式上,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作视频致辞,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宣读了袁家军书记批示精神并讲话。
今年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10周年。钱学森故居历经百年,是我国现存唯一为纪念伟大科学家钱学森而修缮的传统宅院。今年4月报经中国科协批准,其成为浙江省6家“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之一。为守好“红色根脉”,切实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钱永刚等钱老家属的指导下,按照中国科协打造红色科学家群落的要求,钱学森故居突出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这一主题,对原来展呈展项进行充实完善、改造升级。同时增添了竺可桢、茅以升等82位已故杭籍或在杭院士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家精神内涵,纪念以钱学森院士为代表的“两院”院士,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感怀他们对经济、社会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徐延豪在视频致辞中表示,钱学森不仅以他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展示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正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徐延豪说,中国科协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继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的教育功能,深入挖掘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感人事迹,将科学家精神具体化、可视化、人格化和实效化。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坚定创新自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叶培建院士认为,“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钱学森故居挂牌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意义:一是科技和人文相融合。是展示院士们曾树立起的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宣传科技创新成果,更是发掘科技创新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家精神,弘扬院士文化的场所。二是爱国情怀和科学家精神相融合。一方面展现科学家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宣传科技工作者攀登科技高峰的奋斗精神。三是历史和现实相融合。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这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钱学森故居的建设,必将激励新一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为建设创新强省和创新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钱永刚说,作为钱学森的后人,很荣幸能够为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作一点小小的贡献,希望未来这个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次活动是中国科协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的首场活动。
本报记者 叶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