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
努力实现“一强四高十突破”
(上接A1版)
一是着力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上取得重大突破。围绕三大科创高地等重点领域,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企业导向,梳理“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清单”“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清单”“国产替代清单”“成果转化清单”四张清单,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攻关计划,取得100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重大成果。
二是着力在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上取得重大突破。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推进宁波甬江、温州环大罗山、嘉兴G60、浙中、绍兴、台州湾等科创走廊联动发展,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加快形成“一廊引领、多廊融通、两区辐射、多点联动”的创新空间格局。
三是着力在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支持之江实验室和西湖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体系核心支撑;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争取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浙江布点;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引进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实施新型科研组织“新锐计划”;完善重大科研设施布局,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
四是着力在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上取得重大突破。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支持头部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服务环境”创新生态圈;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
五是着力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实施“三大人才高峰支持行动”、科技人才“六大引培行动”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行动,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六是着力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构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交易体系,打造网上技术市场3.0版和“浙江拍”品牌;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市场化定价机制;发展科技创新创业,打造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示范应用工程。
七是着力在构建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上取得重大突破。深化与创新大国、关键小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及相关国际组织全面合作,打造全球精准合作升级版;加快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推进全省域协同创新。
八是着力在推进科技赋能品质生活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改革;完善生命健康科技支撑体系,加快构建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体系;增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制高点。
九是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数字化改革引领,健全宏观统筹机制,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完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健全科技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快科研诚信、科技监督建设。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
十是着力在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供给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实体化运作;加强政策供给,促进跨部门政策协同;强化创新投入,确保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强化监测评估,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未来五年,浙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需要以国际化视野、超常规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鹰忠说,浙江必须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形成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供科技支撑,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贡献浙江力量。本报记者 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