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突出“两有互动” “信用有价” “两小无猜” “资本对接”

国家发改委发文点赞小微金融“台州模式”

  本报讯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文点赞小微金融“台州模式”并概括其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分别是:突出“两有互动”,持续优化政企银联动金融生态;突出“信用有价”,精准破解民营企业贷款难题;突出“两小无猜”,积极构建“伙伴式”金融服务体系;突出“资本对接”,全面助力民营企业融入现代资本市场。

  自2015年12月国务院确定台州为唯一的国家级试验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台州通过构建“国有银行服务中大型企业、股份制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城商行及小微金融专营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格局和组织体系,全面形成了“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征的小微金融“台州模式”。多年的民营经济改革之路和诸多先发金融创新之举,让“台州模式”成为国内小微金融发展难得的“可复制”的模板。

  1982年,台州出现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尔后,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活跃的民营经济,为台州民间金融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空气,“草根银行”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州诞生了20多家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城市信用社。其中,民泰银行、台州银行和泰隆银行3家城市信用社紧抓国家政策倾向和市场机遇,成功转型,使台州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家城商行的地级城市。

  2012年6月,台州正式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半年后,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台州建设浙江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

  小微金融,“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近年来,台州在持续优化政企银联动金融生态上,发挥政务服务效能转化作用,将涉及工商企业登记、社保、不动产抵押登记等领域173个事项,接入全市398家银行窗口一站式代办,实施“政银联通”工程,实现“政府省投入、银行增客源、群众得实惠”三方共赢。截至目前,台州市“政银联通”经办网点累计办件超200万笔。

  将“信用有价”四个字融会贯通,台州首创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精准破解民营企业贷款难题。2020年7月1日,全国首部企业信用促进地方性法规——《台州市企业信用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在推动解决市场信用问题,降低企业信用融资成本,打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等方面显现了积极成效,为全国提供了企业信用促进的“台州方案”。

  试验区获批以来,台州市借助“上交所台州基地”的平台优势,新增上市公司28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64家。2016年至今,台州累计从资本市场融资957.74亿元。至今年4月,实现直接融资218.36亿元,同比(180.24亿元)增长21.15%。

  同期,台州发行同业存单、大额存单、永续债等主动性负债、开展资产证券化超过6633亿元。台州银行、临海农商行、泰隆银行分别成为全国首家发行永续债的城商行、发行绿色金融债的农合机构、注册并成功发行小微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银行。本报记者 赵琦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国家发改委发文点赞小微金融“台州模式” 2021-06-11 2 2021年06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