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覆盖所有企业实现100%入库

宁波企业线上融资近半数自动匹配成功

区域金融改革看浙江①

  本报讯 6月2日,在宁波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记者见面会上,就本报记者提问的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线上撮合交易量问题,宁波市资金清算中心负责人表示,借助AI智能识别功能特色,2020年以来,9200余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直接通过平台提出300余亿元融资需求,其中的6000余户成功自动匹配到160余亿元融资。数据显示,自2018年11月平台上线以来到今年4月末,共有27445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出融资需求,其中的10445户通过平台获得融资。

  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行长张全兴表示,自2019年11月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宁波着重发挥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于去年12月迭代升级后上线运行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2.0版本,深化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破解融资信息梗阻,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做强做优数字支付,推动服务民生事业发展。截至今年4月末,宁波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速46.8%,高于全省10.6个百分点。

  作为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后的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2.0版高效对接信息查询、客户搜寻、风险预警和融资对接,有效缓解了银企、银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服务信贷交易成本和风险。

  据介绍,该平台实现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实时调取,并与全省“保证贷款登记系统”“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及国家发改委“信易贷”平台相对接,同期采集入库涵盖政务信息、金融信息、公用事业缴费信息及商务信息四大类的13.5亿条信息,覆盖宁波所有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实现100%入库。引入大数据分析手段和机器学习的模式、完善评价模型,推出不动产即时查询、培育池企业推荐、企业族谱关系、企业风险预警等个性化信息查询服务,对客户进行多维度画像。上线以来,金融机构累计查询量超440万次,其中2020年查询量超过230万次,与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相得益彰。平台还开发了“宁波普惠贷”App,企业通过线上提交定向或公开的融资需求,实现资金供求两端双向选择、应贷快贷。

  同时,宁波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提供在线报关单核验服务,至5月末累计办理融资业务37453笔,居全国第一。

  “普惠平台搭建开创的大数据信息共享先河、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是宁波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对银行释放出的金融红利。”鄞州银行行长仇坤说,从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抓取数据来源导入银行后台,通过银行信贷人员Pad展业录入后经数据模型分析可实现及时授信,用户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方便用信。

  本报记者 赵琦 通讯员 金小平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宁波企业线上融资近半数自动匹配成功 2021-06-04 2 2021年06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