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金融】

普惠贷款惠及129余万小微企业

浙江农信近3000亿元贷款延期还本

  本报讯 应延尽延、应贷尽贷、应续尽续,今年以来,浙江省农信联社深化开展浙江银保监局“4+1”小微金融工作行动,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和帮扶力度。

  一季度末,浙江农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083.52亿元,惠及129.92万户;对省内有需求的小微企业实施延期还本2939.25亿元,延期付息2.2亿元。

  应延尽延

  稳住“小微”资金链

  “今年铜价暴涨,流动资金都用于购买铜棒了,公司流动资金吃紧。民间借款利息很高,企业周转还贷来说压力太大。好在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经常上门走访落实无还本续贷,帮了大忙!”台州友喜阀门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此前,玉环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走车间、聊需求,为企业主推荐了无还本续贷产品“小微续贷通”,不到一天时间就办理了800万元无还本续贷,极大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该行优化“续贷+信用贷”组合金融服务,以宽期限、调计划、无还本、延还款等续贷方式,全面助力小微企业加速跑。至一季度末,发放“小微续贷通”9.95亿元,做到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同时,批量式授信、信用式增贷、自动式放款10.91亿元的小微信用贷。

  浙江农信负责人表示,农商银行、农信联社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持续加大对小微续贷通“无还本续贷”推广力度,对受疫情影响、有特殊困难等经营主体实施合理展期、续贷,做到不转逾期、不计罚息、不下调贷款分类、不影响征信,优先保障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规模,有效解决民企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一季度,浙江农信累计发放小微续贷通贷款700.61亿元,帮助4.7万户企业解决转贷难题,节约费用2.1亿元。

  敢贷愿贷

  带动创业者起步

  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省农信联社要求农商银行、农信联社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提高信用贷款比例、“一企一策”落实帮扶、优化对公信贷产品和系统功能、强化配套激励和首贷拓展等手段,带动小微企业发展。

  “受益于瓯海农商银行推出的‘青创贷’,我创办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了30万元信用贷款,顺利化解了受疫情影响,企业无担保、资金吃紧难题。”来自温州的青年创业者陈仕炫说。同样是自主创业,刚毕业一年的邹元喆在温州医科大学周边开了恒新数码店,通过向瓯海农商银行申请学子创业贷,顺利解决了创业起步资金难题。

  去年以来,瓯海农商银行接续推出“小微贷阳光码”“小微信用贷”“青创贷”“税银贷”等信用贷款产品,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急”用款需求,更带动了广大青年积极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新潮。

  至4月末,该行已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17.36亿元,累计为13.97亿元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付息。

  能贷会贷

  提供充分金融服务

  省农信联社持续推动大零售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普惠金融,推出小微速贷、小微易贷两大产品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地缘、亲缘、人缘”的软信息优势,为小微企业准确“画像”,实现金融资源向长尾客户的精准“滴灌”。

  “手机扫码申请贷款,客户经理第二天就上门,5分钟资金到账。”金华市浦江县林李水晶灯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林根表示,浦江农商银行创新推出“贷款码”,切实解决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对接不及时的问题。

  目前,绍兴瑞丰农商银行与绍兴柯桥区经信局和大数据局管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园区大脑。入库数据130余万条,可供查询数量达到千万级。同时,该行在小微园区内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站”,工作站的客户经理为园区企业提供网格化、移动化、专业化服务。

  从“注重抵押保证”向“关注第一还款来源”转变,瑞丰银行逐步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信用贷款占比,首创“企业信用库”模式,对授信小微企业采用9大模型、25个正项、6个附加项及12个否决项的统一测评,提高放贷效能。至4月20日,入库企业3113家,2118家企业获得贷款,用信总量达77.61亿元。沈联社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 00003 浙江农信近3000亿元贷款延期还本 2021-05-14 2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