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浙江行活动走进台州
“希望在浙江能够率先实现产业化”
本报讯 “前天晚上,宁波一家企业找到我们学校去,我煮了一顿黑米饭给他们吃,他们就要我今天下午就到他们那边去,所以一会儿我要奔那边去跟他们谈合作的事。”3月31日下午,在院士专家话科技创新座谈会上,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第一个发言,“这几年凡是到武汉去见我的客人,招待他们都是一顿黑米饭。以后也请大家吃黑米饭,让大家吃出兴趣来,最后希望在浙江能够率先实现产业化。”
当天,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二届十一次会议暨院士专家浙江行活动在台州仙居举行。院士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浙江民营企业有一大特点,缺少技术壁垒,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有另外一家企业,只要有钱,去投资这个的话,马上就可以做出一家跟你一样的企业。”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积丰直言,浙江民营企业亟需提升技术能级。怎么提升?何积丰建议,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找到高层次专家在企业培养一支研发队伍。“我相信完成一个项目或者两个项目以后,企业的这个团队也就成长起来了,今后企业就知道研发到底怎么做了。”
“在大数据、国家安全、金融业、制造业上都可以找到量子计算机的应用。我们已经做出量子计算机了,可以用了,已经卖出去,试用效果非常好。”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说,如果你需要大量的计算,电子计算机速度不够了,卡住你了,那就找我们合作,我们用量子计算机给你突破这个关键问题。郭光灿说,“我们现在在深圳、成都搞量子计算机应用研发中心,我希望浙江也有这种应用的场景。”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朱位秋则希望浙江加大对科学、基础研究的投入,不光是停留在技术的研究,停留在为企业解决问题上,而是要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浙江人民的科学素养。同时,加快完善院士之家功能设施,优化院士引进生态、提升院士集聚能级、强化院士服务合力,发挥好院士之家这一集聚平台的学术交流、科研创新、决策咨询、院企对接等综合功能。
“企业对科技创新是非常渴求的,渴求得到一些支持和帮助,我昨天下午一来,就有两个企业来找我谈话,我感觉挺好。”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朱荻说,“航天主要是彰显科学探索和政治影响,航空则是一个巨大的产品市场,浙江市场经济这么发达,如果优先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我觉得对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也很重要。”
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杨立荣认为,近几年来,政府在鼓励和支持企业的创新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优惠政策、企业服务工作站等的支持。但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效还不够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思维也比较欠缺,他希望发挥好院士之家或者专家工作站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维。
活动期间,院士专家实地考察了台州(仙居)院士之家、神仙居科普基地等,并赴相关企业开展需求座谈对接。中国科学院学部两套院士科普丛书首册出版发布会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也同步开展。见习记者 楼昊 通讯员 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