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创新】

实现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

科技成果转化交出高分答卷

  (上接A1版)

  在承办单位上,本届挑战赛贯彻落实科技部关于国家高新区、产业园区要深度参与大赛的精神,首次将行业现场赛承办单位从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扩大到产业园区管委会,由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承办了数字经济行业现场赛。

  作为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未来科技城一直致力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它是国内最早布局人工智能、5G产业的区域之一,也是众多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聚集地,数字经济行业现场赛在未来科技城成功举办,对双方而言更是相得益彰。

  现场“打擂”比拼助力中小企业破解难题

  企业代表、高校专家、个人挑战者同台“打擂”,也是创新挑战赛的一大看点。比赛现场,挑战者们拿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在台上展开实力较量,其中不乏上海、安徽等地的项目团队,充分体现了长三角科创一体化成效。

  在生物医药行业现场赛上,安徽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毕红带来的“荧光碳量子点修饰的二氧化硅微球”技术解决方案获得一等奖,并与需求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虽然这是毕红第一次参赛,但是,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以及高度专业的自身能力,让她在每个环节都能从容应对。她告诉记者,团队用的是毒性低、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的碳量子点,所采用的方法比直接在硅球表面修饰氨基或者巯基这些活性基团更加容易实现。

  “通过张榜公布浙江省的企业需求,尤其是企业技术难点问题,大家来揭榜的形式,给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无缝对接的平台,使得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精准对应企业,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毕红说,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自己还会再来参加。

  同样赢得企业青睐的还有南京华威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解决方案,与需求企业签约金额达1280万元,为本届大赛 5 场行业赛中单个涉及合作金额最大的项目。

  据了解,通过此项目的生产研发投入使用,将填补企业在胃动力方面用药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企业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及知名度,同时也能满足老百姓对药品更精细、高效的需求。

  担任两届生物医药行业现场赛评审组组长的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石森林认为,企业提出技术需求,高校院所甚至个人来参与挑战,这种精准的对接方式,对转化高校的科研成果,以及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无疑都是极为有利的,这种有益的成果转化模式应该大力推广。

  今年的行业现场赛除了方案比拼和价格比拼,还增设了“挑战者互相PK提问环节”,通过挑战者间互相发问,碰撞出技术的火花,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各个解决方案,在促进技术需求对接的同时也使得大赛的挑战氛围更加浓厚。

  “我觉得这个挑战赛做得非常好,它能够非常精准、高效地把专业团队对接给我们,用他们的力量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难题。”金华市宝琳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他也在寻求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研发技术,却一直无果,这次作为需求企业参加创新挑战赛,没想到就找到了。

  创新服务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自2019年开始,浙江以品牌赛事IP的形式来推进挑战赛的运作,充分发挥科技大市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服务机制,在10个地市实施“片警式”管理和“保姆式”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在此基础上,大赛组委会利用挑战赛平台,集聚了52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现科技创新与转化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建立了全链条、精细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针对公开发布的140项需求的服务对接工作,10个地市共配备了10位科技大市场的片区负责人,由其所在的科技大市场作为强力后盾,负责衔接各个环节的工作,全省科技大市场共有60余人投入到挑战赛年度的常态化对接服务工作中。

  此次大赛五场行业现场赛中,两场赛事一等奖获得者的需求企业均来自衢州。前期,当地科技局和有关部门深入园区挖掘企业需求,并协助挑战者与企业建立联系沟通,探索“政府、产业园区、市场载体”三方联手合作,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科技服务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华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前来“张榜纳贤”所解决的真球型氢氧化物前驱技术是可以让所有成分的前驱体实现真球型的技术,但小于3UM的小颗粒由于颗粒间的物理性、化学性特征,其实现真球型是非常难的,对于提升公司产品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

  针对企业提出的行业技术难题,上海大学(浙江·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团队做了认真的难点分析,从反应体系、工艺和装备三个环节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制备得到各元素均匀分布的高品质三元前驱体。在新材料行业现场赛上,双方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将共同组建攻关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成果的落地。

  目前,衢州科技大市场已将该项目列为重点跟踪服务项目,由专人负责对接,持续为需求方提供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政策咨询和投融资等一体化、多样化服务,推动需求方和挑战者深度合作。

  与往届相比,本次挑战赛还有许多创新之处,亮点频现。比如首次通过轻量化的小程序实现需求征集、需求发布、参赛报名、解决方案征集,通过“挑战码”一码通办,留痕办事;首次组建“浙江省青年志愿科技咨询师”队伍,在赛事各阶段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等,以实际行动助力人才强省、创新强省战略的实施。

  “如同一棵大树的长成需要土壤、空气和阳光,一项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也要克服很多技术转移的困难,需要很多力量去链接科学家、企业和市场。”省科技厅成果处负责人表示,创新挑战赛的平台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加快这些要素在生态体系里转移转化,为服务和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本报记者 甘玲


科技金融时报 【创新】 00003 科技成果转化交出高分答卷 2021-01-01 2 2021年0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