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探索高精特新企业激励机制,破解“用地难”“融资难”

“瑞安园”为优势企业铺就发展快车道

  本报讯 近日,为进一步完善现行工业项目用地准入及标后监管,破解高精特新企业面临的“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瑞安园创新推出高精特新企业激励机制,实行择优遴选、闭环管理,并配套以优先供地为主的优惠政策“组合拳”,扶持企业加速成长。

  瑞安园推出三大核心标准,构建高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体系。创新出台《瑞安市高精特新企业筛选认定办法(试行)》,从产业布局、经营效益、创新水平三个角度,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指标,建立了一套高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以产业类型为“关口”作定性筛选。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强链补链产业等企业优先列为鼓励类,予以优先列入;对铸造业等产业内部差异较大的,按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对产业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企业予以排除在外。以经营效益为“筛孔”作定量评比。要求申请认定企业的销售产值增速须高于瑞安全市规上平均增速2倍以上,并在近2年内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平稳增长态势,且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亩均销售产值、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以研发技术水平为“权重”作额外加分。依据研发费用占比、专利/著作权数、创新团队数等,对申请认定企业予以额外加分。如浙江瑞志机械拥有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95项,浙江新力新材料的高分子创新团队入选温州市优秀“高水平创新团队”,分别获得加分4分、1分。

  推出三大核心流程,构建高精特新企业评审管理体系。事前筛选排除。企业自行申请和主管单位推荐申报后,根据行业发展规划,按照鼓励、限制、允许等三类产业判定规则,对企业进行第一轮筛选,比如瑞安市向阳包装机械厂“亩均论英雄”综合效益评价为A类,纳入推荐名单,直接进入下一轮评审。事中双重评审。先由经信部门会同发改、科技、统计、税务等部门组成评审小组,根据产值增速、亩均效益、研发投入、应缴税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再报市政府联席会议审定确定高精特新企业名单。目前,有119家企业进入高精特新企业库,入选企业销售产值增速是规上企业平均增速的15.9倍,亩均税收比规上平均值高20.5%。事后闭环管理。将已认定的高精特新企业列入工业经济实时监测平台重点监测名单,每季度对产出数据开展一次评估,对异常情况发起预警;每半年重新审定一次,及时调整高精特新企业名单。

  同时,推出三大核心举措,建立高精特新企业综合激励体系。集中运用供地、金融、服务等一揽子惠企政策,推动企业进一步做精做专、做强做大。硬核兑现供地政策。综合集成工业企业供地政策,推动瑞安高新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等优先向高精特新企业倾斜,目前已审议通过29家高精特新企业的637.57亩工业用地供地方案,如总投资13亿元,总用地面积302.73亩的科丰智能汽车传感器目前一期用地40亩土地已挂牌,近期开工。优先享受金融政策。结合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优先将高精特新企业列入服务对象,目前已有8家企业获得最优惠贷款1.38亿元,每年节约利息300多万元。主动倾斜亲清服务。实施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市领导每年至少1次深入高精特新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困难与问题。蔡文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瑞安园”为优势企业铺就发展快车道 2020-11-27 2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