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芯集成电路实验室启动
到2025年,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本报讯 11月24日,2020中国(绍兴)第三届集成电路产业峰会在绍兴市越城区举行,此次峰会以“提高区域集聚度,构筑产业‘芯’生态”为主题,吸引了一大批集成电路企业、专家、学者代表参加。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半导体协会、知名投资机构的行业“大咖”纷纷登台畅谈,交流和探讨新时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创新的机遇与挑战,把脉市场热点与未来方向,共商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大计。现场还进行了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推介活动,并发布集成电路人才服务专项计划,诚邀优质项目和行业英才入驻。
“目前,绍兴集成电路产业正加速奔跑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程上,设计、制造、封测的全产业链已局部成型。”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到2025年,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峰会上,7个项目现场完成签约,涉及集成电路产业设计、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签约总额超200亿元。峰会还举行了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暨绍芯集成电路实验室创建启动仪式,意味着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将更上一层楼。
会上,还正式发布集成电路人才服务专项计划,积极构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金字塔”人才梯队和人才发展“生态圈”,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协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出的专项计划有不少创新之举。比如聚焦“放权松绑”,充分赋予试验区人才“引育留用”自主权,主动下放市级有关权限,积极争取省级权限下放,给予“试验区”更多的人才改革红利。聚焦“来去自由”,集成电路人才来绍创新创业,可以“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来去自由”,政策兑现不受社保、户籍等限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流动通道,加强人才驿站编制保障。同时,对集成电路顶尖和领军人才给予更大的支持和保障,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集成电路产业是绍兴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也是越城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核心组成部分。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聚焦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应用的全产业链,通过引进标志性项目、培育领军型企业、集聚创新资源要素等,构建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资金链于一体的高端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积极打造国内知名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高地和产城融合发展引领高地。
近年来,绍兴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越城区、滨海新区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与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豪威(韦尔)等国内龙头企业“牵手”合作,通过“明星企业”带动产业集聚,成为浙江省集成电路“一区两带”产业布局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集成电路发展的首位度区域。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潘金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