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三农】

植保作业机器人、浙农码、葡萄超级农场……

农业“黑科技”酷炫亮相省农博会

  本报讯 热热闹闹的2020浙江农业博览会于11月24日圆满闭幕。据统计,截至24日15时30分,线上农博会累计成交额5900万元;线下农博会现场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合同订货额超过3亿元。

  五天的展会期间,除了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让市民们挑花了眼,那些酷炫的农业“黑科技”更是让参观者眼前一亮。

  精准植保作业机器人 解决温室“无机可用”难题

  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展区,有一个“大明星”,它就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研制的设施精准植保作业机器人,精致小巧,适合在温室大棚内垄作模式下的环境下作业,可满足大棚蔬菜、草莓、花卉等作物的植保需求。

  机器人可自动前进后退、左右转向及喷洒药液。它的喷杆装置设计成了探入式喷杆结构,使药物能精准喷洒到叶片背面,实现病虫害精准防治。同时,喷杆装置具有自动折叠和升降功能,能提高机器进出大棚的便捷性,以及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中的植保高度需求。

  “操控采用遥控模式,实现单人在棚外控制,一次行走即可完成一个标准大棚的喷药作业,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的8~10倍。”省农科院农业装备研究所所长俞国红告诉记者,目前,该机器人已经在浙江海丰花卉有限公司菊花生产基地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他单位也有预定。

  不同寻常的浙农码 打通浙江农业生态链

  数字“三农”展区,哪怕一个普通的二维码,都蕴含着大奥秘。记者了解到,这个二维码叫做浙农码,作为浙江农业农村领域“精密智控”的重要创新,在农博会现场正式发布亮相。

  浙农码通过大数据打通浙江农业生态链,包含了质量追溯、乡村治理、精准扶贫、农机管理、数字牧场、动物防疫等服务板块,可以实现码上查询、码上服务、码上置办、码上抗疫等功能,助力浙江乡村振兴。

  “如果是生产主体,他可以到浙农码平台为自己的产品申请浙农码张贴到产品上,终端消费者买到产品后就可以通过扫浙农码读取到产品的全部信息。”“数字三农”展区的讲解人员告诉记者,浙农码其实就是以二维码、NFC、RFID等为标识载体,通过数字孪生,为全省涉农领域的人、物、组织建立统一的数字身份,为万物互联提供身份保障。

  葡萄超级农场 实现精准赋能葡萄园种植销售

  “这也太精准了!”这是包括记者在内,很多来到葡萄超级农场展示区的参观者的想法。

  葡萄超级农场就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从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切入,打造智能生产、机器采摘、智能分拣、智慧冷库、数字营销等内容,实现农场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思维”赋能葡萄园种植销售。

  “我们超级农场通过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和AI技术实现从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一体化的数字化管理。”农场的讲解人员告诉记者,数字化管理至少可以减少90%的人力,只需要配备少量技术人员就能达到高效的管理。陈旦


科技金融时报 【三农】 00003 农业“黑科技”酷炫亮相省农博会 2020-11-27 2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