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加速构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高层次创新格局温州锚定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

  本报讯 “以前我们说温州人创业就是一种创新,因为温州人能够找到其他人找不到的市场机会。但进入新时代,温州人的创业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创业就是创新,现在倒过来,只有创新才是有竞争力的创业,如果不能以创新去赋能创业,这个创业是不可持续的,也是没有竞争力的。”11月24日,在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温州专场上,温州市长姚高员说,走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已经成为温州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

  在创新驱动首位战略引领下,温州加速构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高层次创新格局,构筑创新发展的“四梁八柱”:“一区”是全国第18个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示范区;“一廊”是正在举全市之力打造的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是全省四大科创走廊之一;“一会”是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一室”是正在申报省实验室的瓯江实验室,最终目标是成为国家实验室。依托这“四个一”创新格局,温州正提速推进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引育和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形成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格局。

  近年来,温州累计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等37个高层次共建创新载体,落地北斗产业基地、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等一大批标杆性科创项目,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0家、增量全省第二。

  针对前几年温州一度出现人才净流出的尴尬状况,温州响亮喊出“百万人才聚温州”,拿出前所未有的力度,舍得给特殊政策,舍得给真金白银,人才流向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出台了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人才新政40条”,设立10亿元人才资金,最高给予个人500万元、团队3000万元奖励。在全国率先推出人才住房租售并举政策,让人才享受三折的租房优惠,享受五至七折的购房优惠等等。在系列政策推动下,去年温州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引进数分别增长169%和198%,本科毕业生引进数连续两年增长60%以上,人才实现净流入,净流入率达3.5%。

  此外,温州正大力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和“万亿产业培育计划”,既抓好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五大战新产业培育计划,又坚定不移推进电气、鞋服等五大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升级形成“5+5”动能更新迭代格局。特别是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温州大力实施“千企智能化”行动,引导企业实施信息化、智能化、时尚化改造,去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5%,比全省平均高9.2个百分点。今年在疫情影响下,前三季度技改投资逆势增长24.4%,比全省平均高24.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一。本报记者 林洁 实习记者 楼昊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加速构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高层次创新格局温州锚定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 2020-11-27 2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