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重要窗口科技担当

  婺城

  为打赢“双战”贡献科技力量

  今年以来,金华市婺城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市科技局《2020年县(市、区)科技创新工作考核办法》,紧盯目标、压实责任,拼争抢创、善做善成,全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发挥职能优势、靶向发力,为打赢疫情防控及经济发展“双战”贡献科技力量。

  以“快”为先,实施助企复工行动。2月中旬,区科技局及时出台《关于支持企业防控及复工的九条举措》,包括加快惠企政策兑现、延时项目申报、线上解读科技政策、加大科技信贷力度等。先后两次赴贵州招工接工,带领开创电气等高新企业到贵州开展多场招聘会,共接回员工4个专列,保障包括万里扬等在内的329家科技型企业及时开工复工。区科技局还推行创新资金“提速兑”行动,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目前,已核定各类创新奖励资金983万元,已于5月底陆续下达企业。同时,1~5月发放科技创新券540.5万元,使用创新券153.3万,发放科技贷共计1410万元。

  以“实”为主,推动创新主体培育。为做实R&D归集上报,区科技局采取“区+乡镇+第三方”联动指导模式,对全区重点企业R&D研发投入归集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据统计,全区132家企业完成自主申报2019年R&D投入5. 59亿元,进一步提高了应报尽报水平。为了全面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区科技局通过提前建库“育苗”、配套新政“壮苗”、优化服务“助苗”的“三式”育法,实现科技型企业逆势增长。1~5月,全区累计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32家,入库率213.3%;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审核66家,审核率206.3%。完成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的预申报工作,完成市级农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农业科技园、农业星创天地的前期筹建工作。为夯实创新载体建设,区科技局完成市级众创空间备案,上报2家。做好“南山漫道”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线筹划,探索建立“1个专家团队+1个服务小组+N个农业基地(村)”的模式。委托省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婺城区汽车零配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区科技局还落实了科技项目申报及验收,开展2020年金华市级科技项目征集推荐工作,共推荐各类项目28个。对区级科技项目进行验收,已验收29个项目,发明专利产业化备案35项,技术交易总额完成备案12亿元(待省科技大市场审核后确定)。

  以“新”为要,推动科技提质扩面。区科技局打破科技特派员定向服务区域的常规,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对全区科技特派员进行统筹管理、打通服务,根据需求供给相匹配的原则,为企业选派对口专家。今年来,已通过科技特派员征集企业需求9项。区科技局还尝新唱响科创“双城”记,一方面完善《婺城区异地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提出支持科创飞地发展的多项优惠政策,上半年共入驻4家企业,针对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区科技局创新科技工作方式,先后推出网络技术难题“云对接”、科创飞地“云推介”、科技立项“云申报”、科技政策“云辅导”的“四云机制”。目前,已征集企业技术难题18项,线上辅导企业100余次。此外,区科技局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合作,通过“揭榜挂帅”方式为3家企业对接到相关高校院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全面完成2020年全区“百博入企”申报工作,共有30余名博士与区内企业结成合作意向,企业需求量和博士选派数均创新高。

  以“优”为重,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今年来,区科技局积极深化“三服务·婺城家服务”理念,优化组团服务,用干部跑、数据跑代替企业跑,真正实现科技企业“零跑腿”。上半年,累计为辖区企业提供服务300余次,解决难题89个。以打造最廉最优最融洽的科技工作团为目标,区科技局制定下发《婺城区科技局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行为负面清单》。在全区首推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承诺书,通过“承诺+共诺”为党员干部行为规范上上“双保险”。结合今年市对区考核,区科技局还制定对全区乡镇(街道)科技创新工作考核细则。通过考核细则明确各乡镇(街道)研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三项指标的具体任务,以此提升全区创新工作积极性。

  金东

  奋力夺取科技高分报表

  2020年,金华市金东区科技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夺取科技高分报表作为展示“重要窗口”的最重要标志性成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不断推动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培育创新主体方面,区科技局结合“六事”主题实践活动,组建科技服务团,开展科技“三服务”工作,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今年,争取到省财政专项资金202万元。新增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浙江开尔新材料纳入浙江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名单。拟立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企业申报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3项,25家企业申报市级研发经费补助。35家企业申报区级研发经费补助。4家企业研究院认定为省级企业研究院。发放科技创新券860.03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额11772万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61亿元,技术交易总额13271.32万元。组织专家对2017年度及部分2018~2019年的工业、农业重点重大项目、“招院引所”项目进行了会议验收,合计12个项目通过验收。

  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推进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方面,根据《金华花卉苗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综合体建设规划》要求,今年23个子项目已以文件形式分解到各责任部门主导推进。综合体服务大厅建设及运营方案、综合服务大厅合作协议书、综合体大楼选址方案通过区政府第60次常务会、区委常委会第120次会议审议研究。综合服务大厅合作协议书已签约,建设方案由浙江工业大学的设计团队设计。5月19日,邀请省综合体评审专家组部分成员、市科技局相关领导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论证,项目整体按计划在7月底前完工。6月11日,花卉苗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市级科技局初审,并被推荐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6月18日,省农科院园林植物与花卉所金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心揭牌仪式暨创新主体培育项目论证活动举行。在推动科创飞地建设方面,今年1月与杭州普得莱(浙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重点做实两方面工作。一是完善规则,研究出台《金东区产业创新飞地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签订杭州科创中心的具体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了平台管理和招商团队。二是不遗余力抓招商,由区相关负责人带队到杭州召开飞地政策推介会,20余家区本级及拟新入驻的意向企业参加推介会,对飞地政策进行了解读和现场解答。目前金东区意向入驻企业3家(金锅锅炉、灵奇光电、普莱德),区外拟新入驻企业也在陆续对接中,充分利用杭州的资源优势和金东区的政策优势,招引浙江机器人产业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入驻。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方面,切实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高端引领作用,加强人才集聚培育,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现有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基础上,新增获批3家金华市院士专家工作站。

  统筹整合要素资源,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今年上半年,区科技局开展新一轮“百博入企”征集工作,共新征集到9个院校的18位博士专家。已累计为金东区各类企业引进博士230人次,当前仍在金东区开展入企服务的博士教授近百名。“才涌金义、智汇新区”金义新区(金东)博士论坛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论坛举行,白马实业、金利华电等企业发布了15项技术难题需求榜单,西安交大、浙师大等10所高校分享了30项最新研究成果。浙师大、金华市浙工大创新联合研究院分别和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浙江京元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项目。此外,区科技局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作用,分别到塘雅、岭下组织科技下乡服务专场2次,全区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服务150人次,提供实地、在线科技技术指导200余次,发放防疫挂图200余套,宣传卡片4000余份。


科技金融时报 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00014 重要窗口科技担当 2020-07-17 2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