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胜集团首席运营官叶峰博士——
借工艺设计助国内创新药突围
本报讯 继日前Claudin18.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新药TST001,获美国食药监局和中国药监局针对转移性实体瘤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许可后,7月1日,创胜集团宣布在美国开展的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创胜集团位于杭州医药港小镇的工艺与产品开发中心和药物生产基地,自2016年开始建设至今,专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和融合蛋白药物,主要覆盖肿瘤、骨科、肾病等多个领域。
日前,记者采访了创胜集团首席运营官、美国制药界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专家叶峰博士,探访在生物医药行业激烈竞争的当下,借助工艺设计和工厂建设所能达到的整合型流程生产管理,国内创新药的问世是如何突围的。
“工艺就是产品”
据悉, TST001 是一种高亲和力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 CLDN18.2 蛋白,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ADCC) 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CDC) 机制直接靶向杀灭 CLDN18。2 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借助工艺技术,TST001的岩藻糖修饰比例得以在生产中大大降低,进一步增强了TST001 的肿瘤杀伤活性。
在经历了2019年初子公司奕安济世生物与迈博斯生物的合并后,创胜集团将目标锁定大分子抗体创新药的研发生产,肿瘤和骨科领域的10余个在研产品是其主赛道。
叶峰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生物统计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回国前曾相继在先灵葆雅、葛兰素史克、安进公司接触临床数据分析和药物制剂工作。在他看来,大分子抗体原研药的开发与生产,药学的重要性摆在突出位置。
“大分子药剂直接注射进入患者的静脉,因此产品质量把控方面如履薄冰。工艺就是产品。”叶峰表示,与纯度决定小分子化药反应充分与否所不同,由于研发对象是细胞表达的活体,同一靶点的大分子制药,在不同时间点添加营养和调整温度、pH值等得出的结果迥异,所以安全与有效不可偏废。
诸如,单克隆抗体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结构,在生产工艺中的糖基化步骤是其真正实现作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该工艺步骤出现纰漏,属性各异的糖基化都会出现,产品会出现无效甚至有害等不良结果。
大分子生物药商品化生产
由于目前阶段中国在全球生物制剂工业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叶峰便尝试从工厂设计、工艺优化及质量源头上寻求全整合型生产管理的创新突破。
“把洁净生产模块运用到单克隆抗体生产方面的工厂设计之中,是我们做出的全新挑战。”叶峰说,工厂设计以洁净生产模块为中心,结合设计理念,把生产上空气、水、电等要求与生产模块整合起来。
叶峰还参与开发了集成连续化生物工艺平台,用于大分子生物药生产。不同于做一步停一步,检验一步再到下一步;连续生产整合每一个步骤,工厂设定完全围绕技术引导商业化生产。“我们的目标是把单克隆抗体的成本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下降至十分之一。”叶峰说。本报记者 赵琦 通讯员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