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产值逆势倍增的奥秘何在?
顺奥包装两年前的技改立了大功
本报讯 在温州市顺奥包装有限公司2万平方米车间里,除了大型无纺布生产设备,堆放的无纺布成品随处可见。“我们这台SMSS无纺布生产设备,在这次复工复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公司总经理郑海聪指着眼前一台大型设备说道,原本的生产线需要十几个工人去操作,现在只需五六个工人,“这样外地员工因疫情无法到岗的,我们几个股东就可以顶岗。”
无纺布是口罩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作为无纺布生产企业,位于彭溪镇的顺奥包装是泰顺县第一家复工复产的企业,今年1~4月该公司产值超1000万元,同比增长1.5倍。
但是这样一组亮眼的数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说,顺奥包装已经为今天的产能提前准备了两年。
郑海聪所指的那台SMSS无纺布生产设备是顺奥包装在两年前自主研发的,相较于国外引进的同款设备,这台设备价格低,生产的无纺布材质、质量、手感、吸水性等方面更好。不仅如此,智能化改造后,不但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也对生产标准、生产环境和过程的进行了全面提升。“换了设备以后,生产的环境更环保了,原先这些毛絮会比你现在看到的多很多,现在也就零星散在地上。”郑海聪说道。
目前,顺奥包装车间备了10吨无纺布现货,可供厂商生产1000万只口罩。“现在车间内,口罩原材料的生产还是24小时运作,这些现货我们有信心都能卖掉。接下来口罩的订单也会日益减少,我们要考虑企业后续的发展和后期市场的需求。”郑海聪说。
“卫生材料用途广,我们也将着重倾向这块,而且车间的SMSS无纺布生产设备目前只生产无纺布,但是如需要生产尿不湿等其他卫生材料,只要把设备调换个‘头’就行,随时可以转换产能。” 郑海聪表示,车间随时能转换产能的设备可以让顺奥包装化解风险,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先机,顺势而为,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本报记者 徐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