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建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浙江划定2713个环境管控单元

  本报讯 6月4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19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及“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三线一单”指的是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三线一单”,主要是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并根据环境管控单元特征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最终做到该禁止的禁止,该限制的严格限制,可以开发的合理开发。

  浙江省“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优先保护单元主要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重要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等重要保护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重点管控单元分为产业集聚类和城镇生活类,主要为工业发展集中区域和城镇建设集中区域,需要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一般管控单元为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需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目前,浙江省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2507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063个,占国土面积的50.30%。重点管控单元1117个,占国土面积的14.31%,其中产业集聚类重点管控单元612个,城镇生活类重点管控单元505个。一般管控单元327个,占国土面积的35.39%。划定海洋环境管控单元206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04个,占全省海域总面积的33.03%;重点管控单元80个,占全省海域总面积的15.55%;一般管控单元22个,占全省海域总面积的51.42%。

  “编制‘三线一单’,就是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划框子、定规则、列清单,编制只是基础,应用才是关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说,今后,在每个区域开展各类开发活动,只需对照“三线一单”,即可直接判断选址是否可行,明确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及防控生态环境风险要求,大幅减少政府和企业早期决策风险,提高后续行政审批效率。

  “三线一单”确定的环境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区域内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乡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的重要依据,相关政策、规划、方案需说明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各地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

  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省控一至三类断面占91.4%,比上年上升6.8个百分点;无劣五类断面。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中,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断面占93.8%,比上年上升4.8个百分点。全省开展监测的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92个,个数达标率为96.7%,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11个设区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个数达标率为95.5%,比上年上升5.0个百分点。公众最为关注的PM2.5浓度持续下降,2019年全省设区城市PM2.5浓度平均为3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1%,全省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8.6%。去年,浙江的生态省建设在全国16个试点省份中首个通过国家验收。

  本报记者 林洁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浙江划定2713个环境管控单元 2020-06-05 2 2020年06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