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三农】

乡村振兴不能光靠单一的财政资金,还需要招商引资这个“法宝”

引资本之水“浇灌”乡村产业之田

  上月中旬,宁波市乡村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办。本次推介会共推出项目105个,投资规模365亿元,吸引国内外客商300余名,现场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4个,意向金额56.2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33.2亿元。

  产业招商引资 助力乡村振兴

  在广袤的慈溪现代农业园区,慈溪正大农业智创湾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前期规划。据介绍,智创湾项目以农为本,以田海湖为基,计划开发建设新农人大学、农业大数据中心、院士博士工作村、农业公园等一大批工程,打造集农业、科创、文化、体育、教育等于一体,农业先导、多元融合、创新引领的全球未来智创田园生活新典范。

  在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由新希望集团投资开发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在火热推进。立足四明山区独特的红色基因、绿色产业和山水生态,依托大型企业的资源优势,横坎头村和新希望集团走在了一起,努力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5A级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新样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涉及面广、投入大、周期长,光靠财政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依靠乡村产业招商引资这个重要“法宝”。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相较于其他产业,在乡村投资兴业,具有参与主体更多元、合作模式更多样、投资领域更广阔、效益潜力更巨大的特点。

  近年来,宁波市积极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情怀的工商企业投资乡村产业,做大品牌、创新科技,集聚要素、集约规模,提升产业、增加效益,为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向乡村流动提供了载体和平台。据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引进正大、中集、爱科、蓝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0个。

  引资本入乡村 政府应主动出击

  不可否认,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农户数量多、人均资源少、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无法形成产业集聚,制约了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加快引导工商、社会资本流入乡村,不仅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任务就是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加强各类要素保障。除了土地、人才,资金从哪里来?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

  近年来,为加强乡村产业领域招商引资,宁波市成立了市、区县(市)两级人员组成的宁波乡村产业招商小分队,积极对外发布招商项目,已累计发布招商项目200余个,并通过网络、交流会、国际展会等予以推介。

  与此同时,宁波市还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去年5月,澳大利亚Namoi联合组织代表团赴甬开展农业合作交流,期间举办了甬澳农业企业合作对接会。此外,过去两年宁波市还连续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参加香港美食博览会,与香港甬港联谊会签署了《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香港资本投资内地农业搭建了平台。

  众所周知,农业投资以农作物自然生长过程为基础,相比二三产,农业投资回报期较长,不确定性强,如果投资企业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极易在发展过程中夭折,影响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的积极性。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要吸引更多人回归农业,必须让搞农业的有赚头、有奔头。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乡村产业;另一方面,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资本成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提高农业增值能力 绘就美好蓝图

  2018年年底,鑫百勤专用车辆有限公司专用改装车项目在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投入运营。 “鑫百勤”是国内领先的符合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的生猪转运车辆制造商。整车由电控箱控制,还配备有GPS、车联网、车管家等车辆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掌握车况及行进路线。该公司总经理李文军表示,公司订单源源不断,已经排到今年年底,投产1年来,已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带动200人就业。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笔者,乡村产业要做大做强,关键要给社会资本提供合适的载体和平台。宁波市实施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152211”和“城郊十园”两大工程,就是一种引领和方向。

  据了解,全市已有9个园区被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名单,20个强镇被列入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20万亩,计划建设项目387个,已完成233个;计划总投资75亿元,已完成75%。“城郊十园”规划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0亿元,目前已完成23.86亿元,形成了56个基地、143个景观和490个主体。 

  下一步,宁波市将主动对接服务浙江大湾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计划实施乡村产业振兴“125”行动和新时代美丽乡村“13511”工程,到2025年,在全市培育1个龙头型产业,即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2个主导产业,即现代种植业和现代养殖业,产值分别达到400亿元;5个融合产业,即乡土特色产业、乡村文创旅游业、乡村商贸流通业、乡村信息产业和乡村新型服务业,产值分别达到300亿元,全市乡村产业总产值在4000亿元以上;建设城郊美丽乡村综合体10个,培育中心村30个、历史(传统)文化保护村50个,梳理式改造村庄1000个、A级景区村庄1000个。这些项目的启动,将给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孙吉晶  卢修龙


科技金融时报 【三农】 00007 引资本之水“浇灌”乡村产业之田 2020-01-21 2 2020年01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