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财经】

聚焦行业重点 解惑企业难点

浙江省氟硅化学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传化智联与杭师大氟硅功能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签约仪式

  2019年校企对接会现场

  平台与浙江新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交流

  2019年有机硅钱江论坛 

  浙江省氟硅化学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由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牵头,会同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巨化集团公司)共同建设。

  通过整合,平台现在拥有仪器设备总值15000余万元;拥有创新服务场地约5.1万平方米;凝聚了一批专业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平台理事会9人,专家委员会29人,监督委员会3人,平台固定办公人员6人,技术人员330人。

  平台与省内外氟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年来为多家省内外企业开展技术培训、产品研发等社会服务工作。2019年平台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各类行业会议,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聚焦行业难点,与知名企业开展紧密合作。

  一、组织各类行业会议,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1.组织校企对接会

  2019年5月8日,第二届杭师大有机硅实验室校企对接洽谈会在杭师大仓前校区召开。此次对接会以“深化校企合作和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为主题。来自埃肯有机硅(上海)有限公司、安徽比特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等46家单位200余人参加此次对接会,与安徽比特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2.组织2019年有机硅钱江论坛

  2019年10月23日,由杭师大有机硅实验室主办的“2019年有机硅钱江论坛暨全球卓越青年学者论坛化学与材料分论坛”在杭师大仓前校区召开。参加本次论坛的与会代表包括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学校教职工、师生代表250余人。

  本次会议以“与时俱进的有机硅化学及材料”为主题,为与会的国内外有机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对接,推动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此外,平台还共同组织了浙江省有机硅材料行业协会理事会议和协会考察会议。

  二、与有机硅知名企业紧密合作

  1.成立传化智联与杭师大氟硅功能材料联合研发中心

  2019年7月,传化智联与杭师大氟硅功能材料联合研发中心正式签约揭牌,这是继2008年双方共同建设平台以来的又一次合作升级。将充分利用杭师大在氟硅材料研制和开发方面的雄厚科研实力,结合传化智联在产业化与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将研发中心建设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氟硅功能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2.与浙江新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交流

  2019年,平台核心单位与浙江新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横店集团成员企业)开展产学研交流并座谈。横店集团董事、副总裁任立荣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研发人员、硅橡胶市场部50多人出席了交流会。双方进行了技术交流,还协议签订了“校企共建白炭黑协同创新中心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本次交流会旨在促进双方加强合作,推进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

  三、聚焦行业难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1.深入具有规整交替结构的苯基聚硅氧烷的研究

  随着国防和民用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苯基聚硅氧烷类材料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但中高苯基含量(苯基基团含量≥25mol%)的线型聚硅氧烷的制备一直以来是一个行业难点。

  为了解决上述环体供应难题、制备技术难题,由此导致产品成本高、耐热性不甚理想等诸多技术难题,平台研究了缩聚法,主要以MePhSi(OR)2、Ph2Si(OR)2和氢封端硅氧烷低聚体MHDxMH为原料,选用B(C6F5)3为催化剂,通过催化脱烃偶联反应实现了线型苯基聚硅氧烷的制备,从而避免了目前开环聚合法中存在的诸多难题。目前正在与浙江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和宜昌科林硅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应用研究。

  2.新型硅树脂及其功能性纳米复合涂层开发取得突破

  平台一直从事有机硅树脂及硅基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制备、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新型硅树脂及其功能性纳米复合涂层的开发上取得突破。从需求导向入手,设计与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硅树脂及其应用技术(新型苯基乙烯基硅树脂、高固化活性甲基苯基硅树脂、无溶剂固体硅树脂、无溶剂甲基苯基硅树脂浸渍漆、液体POSS、有机硅塑料等等)。

  平台提出了新型亲核催化剂体系催化苯基硅树脂预聚物低温缩聚控制技术,可以很好地控制水解过程中产生的环形或笼式惰性低聚物,使其参与缩聚反应,不会以小分子的状态存在于产品中。显著改善了这些低聚物的存在导致的固化后随着时间而迁移至表面发生返粘现象,提高了硅树脂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相关技术用于硅树脂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所研制的有机硅塑料具有耐高温、阻燃、抗潮,机械强度和电绝缘性能温度变化小,在300℃加热500小时后,其机械强度和电性能基本无变化,失重仅为2%~3.5%。此外,应用相关硅树脂产品用于阻燃防火涂层,实现了易燃性聚合物(PU等)无卤阻燃防火等特性。利用相关技术开发的无溶剂苯基硅树脂实现了此类有机硅浸渍漆的国产化,可满足牵引电机对绝缘浸渍树脂的要求。

  3.与企业联合开启功能离型膜和保护膜研究,该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PET/有机硅光学透明离型膜和保护膜是PET和光学透明有机硅材料等复合而成,广泛应用于光电模切、电子模切及电子等产品的制程保护中。平台与浙江耀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项目针对原有PET/有机硅光学透明离型膜和保护膜制备中采用溶剂型硅树脂涂布加热固化,有机硅材料与PET粘接力差,易剥离,以及PET/有机硅材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粘结力变化较大从而难以调控等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了高效、环保的含甲基苯基硅氧链节的光学透明有机硅材料的合成新方法;设计合成了含梯形聚倍半硅氧烷链段的光学透明有机硅材料,改善了PET/有机硅材料的耐热性和耐老化性,并提高制品尺寸稳定性;合成了含甲基苯基硅氧链节的增沾剂,开发了粘结力可控的PET/有机硅光学透明离型膜和保护膜,解决了有机硅与PET的粘接难题。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授权5项中国发明专利和8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截至目前产品己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327.05万元,实现利润2343.21万元,实缴税金830.10万元,并获中国氟硅行业科技进步奖和浙江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了本企业和我国相关下游行业竞争能力。

  本报记者 徐璐璐


科技金融时报 【财经】 00005 聚焦行业重点 解惑企业难点 2019-12-31 2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