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姐”助力家事纠纷化解在基层
有事没事多跑跑,小事大事都化了。今年以来,天台县白鹤镇妇联全面深化基层跑姐队伍建设,镇级成立跑姐服务站,49个村分别成立跑姐工作室,广泛吸纳妇联执委、妇女小组长、女性网格员、巾帼志愿者等妇女代表力量,按照片区化、网格式的发展思路,开展家事权益、信访维权、服务事项、政策宣传等四项代跑事务,有效发挥跑姐队伍在宣传法律法规、排查和化解家事纠纷、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真情服务 解开夫妻多年心结
11月初,白鹤镇费某终于拿到了儿子的第一笔抚养费,他第一时间给村跑姐打了电话,再次表示感谢。费某与妻子孟某由于家庭矛盾,分居已经3年了,妻子回娘家后,把3岁的儿子留给了他,平时也不过问。
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费某知道两人复合已经没有可能,便想早点把两人的事情解决好。但是请亲戚出面帮助协商后,还是没有结果。思来想去,费某决定走法律途径,直接上法院起诉。正在四处打听如何起诉时,村跑姐许爱华告诉他,上法院又费钱又费事,镇里有个和合调解室,有专门的调解人员,不如请他们帮忙试试,和解的话对孩子的影响也小点,费某听后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于是,由许爱华出面,帮助联系了镇跑姐工作室。
镇跑姐联合调解员对费某双方的情况进行分析、评议后,理顺了调解思路,由跑姐单独先做通孟某思想工作,再一起开展调解。在跑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解下,孟某终于解开多年心结,同意和离,并最终答应每月给儿子一定的抚养费。
倾情助跑 圆大姐多年回家梦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不然我还不知道要在外面租房多久……”近日,离家10多年的袁大姐终于又住进了位于白鹤镇的家,回想多年在外寄居的经历,她忍不住流下了泪水。“现在回来了就好。”一旁,村跑姐陈晓燕不停地安慰她。
原来,袁大姐生完2个孩子后做了绝育手术,为此,丈夫答应将2间老房子给她作为补偿。后来,夫妻两人感情不和,袁大姐便自己出去打工租房。没想到,丈夫偷偷把这2间房子卖给了兄弟,原址也被建了新房。几年前,袁大姐和丈夫离了婚,家里的2间房子都判给了女儿,她便成了“无房户”。袁大姐想争取回老房子的权益,奈何与丈夫多次协调无果。
今年上半年,陈晓燕了解到情况后,帮助袁大姐联系了网格员、村干部一起再次进行调解,但是双方还是僵持不下。不少村民也说起了闲话,觉得袁大姐反正是其他地方嫁过来的,现在又离了婚,让陈晓燕不用这么出力帮忙。但她觉得,这是袁大姐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维护。
于是,陈晓燕又到镇跑姐服务站汇报相关情况,由服务站联合镇和合调解室一起参与调解。半年来,调解员前后组织双方调解了5次,陈晓燕也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由房主给予袁大姐一定的经济补偿,而她的前夫也答应在家中3楼为袁大姐留一个房间。
看到袁大姐终于完成多年的心愿,陈晓燕的内心也有一种说不出口的成就感,“只要能帮到别人,让我多跑几次都可以。”
潘海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