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按下全面融入长三角“快进键”
漕河泾·海宁双向科创“飞地”揭牌
本报讯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海宁已按下“快进键”。12月17日,以“漕海合作谱一体化新篇,区域协同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成立十周年成果汇报大会暨“新征程·再出发”启动仪式在海宁举行。会上,12个新落户海宁分区项目集中签约,其中海芯集成项目总投资额达100亿元;漕河泾·海宁双向科创“飞地”正式揭牌。
据悉,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是上海的开发区真正意义上“走出去”孵化而成的第一个对外异地投资合作项目,也是沪浙两地建成的首家跨省合作园区。今年12月,海宁分区更是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会上,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兼海宁分区公司董事长胡缨表示,十年间两地全方位合作、全资源对接、全领域协作,采用资本紧密型合作模式,坚持公司化运作,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以“产城融合”的先进理念高标准推进园区开发和管理,全面承接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高端科技产业园——“科技绿洲”和众创空间——“漕河泾创营”,成为沪浙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推进海宁中法合作产学研园区和海宁中德创新中心的发展,迈向了国际开放新舞台。
目前,海宁分区充分发挥漕河泾品牌效应,吸引了法国宝捷机电、日本JFE、德国索璞、德国艾森曼、日本铁三角、欣奕华科技、哈工智能机器人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海宁科技绿洲引进光维通信、泰矽微电子、上海兄弟微电子等28家企业,以电子信息、半导体芯片、光通讯等高精尖产业为主。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自2017年初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已有19个优质项目签约入驻。经过十年深耕,海宁分区已集聚世界500强投资企业4家,主板上市企业3家,全球行业龙头企业5家,上海来的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一。
活动现场,海宁市政府和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签订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深层次来谋划推进新一轮战略合作,围绕打造新示范项目、推进国际化发展、推动科创资源融合、构筑最优营商环境、争做改革试验田等五方面,聚焦“一体化、高质量”,以产业协同发展为核心,以平台合作共建为重点,以资源互融互通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跨区域深度对接、集群发展。
本报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