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四年安排20亿元建设“四条诗路”

浙江欲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本报讯 12月18日,记者从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财政厅出台了支持诗路文化带建设(四条重点路线)政策,2019年起每年安排5亿元,四年共计安排20亿元。诗路文化带建设资金支持范围涵盖四条诗路涉及的县(市、区)、省级重点项目承担单位以及大花园典型示范县。

  今年10月,省政府印发《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建成“四条诗路”。以诗歌破题文旅融合,以诗路整合文旅资源,打造现代版 “富春山居图”。

  诗路文化带是承载浙江文化振兴和产业发展的综合平台,是推进人文浙江建设的时代亮点,是“美丽浙江”大花园建设的诗意灵魂和标志性工程。

  《规划》以串珠成链为思路,梳理出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浙学学脉图、名城古镇图、遗产风物图“五幅图”。根据“五幅图”,在诗路文化带学理研究方面,提出以“诗”串联各地典型区域文化,既表现诗路的审美意象,又体现浙学的智性意蕴。在诗路文化带空间形态方面,提出以主要水系、古道和现代交通为纽带,打造“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的诗路文化空间形态。

  《规划》重点强调差异性和典型性。根据诗路文化古踪、名山秀川、灵峰异壑、海岛风光等交相辉映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质,提出“四条诗路”的差异性发展路径、每条诗路的典型性文化主题印象、重点项目和千万级景区(群)培育建设要求。浙东唐诗之路以文化名山名人名景名岛等为主要载体,展现“兰亭流觞,天姥留别”的文化印象;大运河诗路以世界文化遗产和江南水乡名城古镇为主要载体,展现“千年古韵,江南丝路”的文化印象;钱塘江诗路以名城名学名江名湖和沿江风光、海潮为主要载体,展现“风雅钱塘,百里画廊”的文化印象;瓯江山水诗路以自然生态山水、文化古村和非遗技艺为主要载体,展现“山水诗源,东南秘境”的文化印象。

  在战略定位上,《规划》提出“五个带”的发展定位,即传颂浙学深厚底蕴的魅力人文带,串联浙江诗画山水的黄金旅游带,树立“两山”实践标杆的美丽生态带,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富民经济带,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合作开放带。

  在重大举措方面,《规划》重点打造诗路遗存挖掘保护工程、诗路文化产业振兴工程、诗路文化旅游精品工程、诗路名城古镇(村)提升工程、诗路交通廊道建设工程、诗路生态文化综保工程、诗路文化教育普及工程、诗路文化交流合作工程“八大工程”。

  本报记者 林洁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浙江欲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019-12-20 2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