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箬山岛入围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19年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以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为基地的浙江舟山群岛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入围。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舟山群岛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浙江大学——摘箬山岛海洋科技试验基地,立足舟山群岛海域,面向杭州湾、长江口、东海海域,辐射太平洋开展科学研究,构建智能化、自动化的海洋、大气与地质综合性立体实时观测网络,获取海洋水文、动力、生态和泥砂含量等环境参数,实现可测、可识别、可预警的综合效果,系统可推广应用至港口航行安全、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监测、珊瑚礁生态环境监测、海洋台站常规海洋环境监测、河口水质环境监测、石油石化区海洋环境监测、海上风电融合区环境监测、海洋地质灾害等多个海洋环境观测领域。
自2011年3月启动建设至今,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已有十余个项目投入运行,在北岙与小摘箬山之间的海域,浙大潮流能发电试验电站平稳运行;浙大外海实试基地综合楼内,设立了浙江省可再生能源电器装备系统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唐仲英智能电网运行研究中心等;摘箬山北部海域,海洋工程浮式试验平台锚泊运行;外海实试基地,遥感观测系统不停刷新着周围海域的卫星监测数据;海底技术系统试验场,各类传感器时刻紧盯着海面下的海流和地质动态……通过近年来的建设,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在海洋生态系统领域积累了许多规范、可靠的观测数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我国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该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旨在充分利用浙江大学——摘箬山岛海洋科技试验基地的有利条件,面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围绕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以物理海洋和海洋地质的观测、研究与技术应用示范为核心,同时兼顾拓展海洋生物、海洋工程与技术,实现理工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打造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实践教学和技术示范的制高点,在观测试验、技术装备研发与服务应用等方面逐步达到全国领先乃至世界一流水平。
乐佳泉 陈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