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岁岁红 “枫景”变“产值”——
看南屏乡如何走出“南贫”?
已是大雪节气,乡村旅游如同骤降的气温,热度在消退。但在天台县南屏乡,当地的旅游旺季却刚刚开启不久。
11月30日,近万名游客涌进被网友誉为“江南最美赏枫胜地”的南屏乡前杨村,争相一睹秋冬之季最美的颜色。
还没到前杨村,游客就从眼前招展的旗帜中感受到了浓浓的节庆氛围。正在引导车辆的“红马甲”介绍:“像这样的红枫节,我们已经办了九届。第一届来了不到千人,现在你看,到处都是车,没有1000辆也有800辆吧,一年比一年热闹!”志愿者不经意间透露的小小变化,却道出了当地的巨大发展潜力。
9年前,南屏乡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偏僻山乡,因经济相对落后,被人称为“南贫”。2011年,该乡挖掘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以红枫、古道为媒,向都市人亮出“红枫节”名片。经过几届节庆邀约,“古道红枫”成为当地的旅游爆款。“风景”变“产值”,“美丽”变“生产力”,南屏告别“南贫”,踏上了一条山清水秀、民富村强的绿色发展之路。
从开始时沿街卖点土特产,赚几个小钱,到现在村民们纷纷返乡创业,他们抓住商机,办起了近40家农家乐、民宿。有一家利用修复后的四合院办起了农家乐,创下了单日最高接客100多桌的纪录。在家门口赚的钱比在外打工多,村民的创业激情一波高过一波。先富带后富,今年该乡以前杨村为中心,整合周边村庄资源,以片区化发展来推动全域振兴。
游客多了,县政府又投入3亿多元,新修了一条由县城通往南屏乡的旅游公路,车程由原来的40多分钟缩短到10分钟。乡村旅游的闹猛,由此再增一个烈度。
汤军义从原先的南屏乡下汤村养殖大户,变身成南屏乡生态农业产业协会会长,见证了乡村旅游为南屏乡振兴注入的强劲动力。在南屏乡,有一批和汤军义一样的乡贤人才,他们在用足旅游资源为南屏乡带来品牌效应的同时,开始思考构建全新的农业模式,打通种植与市场之间的通道。他们的目标是把整个南屏乡变成一个大农场,让农户用最传统、最生态的方法种植蔬菜、饲养家禽,他们则通过有序的分工、创新的经营,既提高产品附加值,又解决群众的销售难题。
今年7月,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汤军义等乡村能人将各自的合作社等资源化为股份,共同组建了南屏乡全域大农场服务有限公司。他们以生态农业产业协会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现在,公司产品领域已涵盖小狗牛、土鸡、蜜蜂等养殖,小脆果、中药材等种植,九蒸九晒芝麻丸、蕃薯粉面等农产品和食品加工。
得益于“枫景”,走出“南贫”的南屏乡,不再满足于做天台县、台州市的大花园,它们期盼通过发展全域大旅游、全域大花园、全域大农场、民国风情小镇,打造沪杭甬都市圈的后花园。天台县委书记管文新也为南屏人鼓劲:“要以排头兵的姿态,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窗口、全域旅游的‘世外桃源’、南屏百姓的生活乐园。”
徐平 胡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