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财经】

携程发布业内首份 《短途运输旅客服务白皮书》

  近期,携程发布了《携程集团短途运输旅客服务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通用航空领域短途运输业务的市场运营及旅客服务进行了系统梳理,这也是行业人士首次对短途运输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

  据《白皮书》介绍,当前,中国通用航空领域短途运输业务发展迅速,“携程作为最早尝试通用航空业务的OTA企业,线上在售的短途运输航线累计达94条”。

  此外,《白皮书》在分析通航旅客服务时指出:一方面,耗时短、价格便宜是大多数受访者选择通航航班的主要原因,其中四成旅客会二次乘坐;另一方面,保障能力提升、完善通航机场地面交通设施,成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中国短途航空运输业务迎来爆发期,携程已率先完成赛道的“卡位”。《白皮书》称,2017年12月,携程机票事业部发起短途运输项目。当月25日,就有一位山东旅客点下了龙浩通航的“博乐-克拉玛依”预订按钮,这是短途运输航线第一次收到预订信息。这位山东旅客的航班于当月26日顺利起飞,并到达目的地。

  最新数据显示,携程共有94条短途运输航线在网络销售,上百个城市通航点的互动联通,总计为4万多人次提供预订保障。

  一个通航机场的投入使用,背后衍生的通航点数量可达到30倍之多。比如,乌拉特中旗机场通过与呼和浩特的联通,利用省会机场丰富的航线网络,实现了“一转多”的出行模式。

  OTA入场,让旅客购票更便捷。《白皮书》称,携程可筛选出最优的出行方案,实现一键预订或一键直达。基于此,短途航空运输作为大交通出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承担起解决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地面交通落后、地形复杂等居民出行难题的责任。

  《白皮书》引述携程的调研介绍,约有65%的旅客为通航机场所在地居民。同时,以短途运输航线作为第一段航程的旅客数量,远大于以短途运输作为后段航程的旅客数,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旅客“始发出行”的迫切性。

  至于原因,50%的旅客认为短途运输航线耗时短是第一要素,30%的旅客认为价格便宜是第一要素。

  从出行目的来看,57%旅客为公务出差商旅用户,15%旅客为探亲访友,12%旅客为旅游体验。另外,时间、价格、服务是中转联程的三大核心要素,40%的旅客将中转衔接时间作为第一要素,公务、商务出行的旅客更在乎能否到、多久到。以往跨越省份的两地间的连通,可能需要空铁结合,甚至通过多种地面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目的地,而短途运输的出现解决了这类问题。

  在前往机场交通工具的选择上,38%的用户会选择乘坐出租车前往通航机场,22%的用户会自己开车,19%的用户有人接送,乘坐机场大巴的人数占比仅为12%。这客观上反映出通用航空机场的公共地面交通设施还相对薄弱。对此,《白皮书》建议,可根据航线情况开通定期巴士,打消旅客出行的后顾之忧。

  《白皮书》最后还建议,热门航线需要更多运力投入,进一步提升航班保障能力。通用航空机场也应因地制宜,提供较为简单便捷的乘机流程。

  本报记者 赵琦 通讯员 杨展望


科技金融时报 【财经】 00005 携程发布业内首份 《短途运输旅客服务白皮书》 2019-12-10 2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