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院士专家在杭共探大数据驱动数字经济

我国有望在明年成为第一数据资源大国

  本报讯  大数据被认为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21世纪的石油”,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时代已悄然来临。11月30日,第五届中国(杭州)大数据科学家论坛2019大数据应用创新峰会在杭州召开。本届论坛以“大数据驱动数字经济”为主题,抓住驱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数据科学发展脉络,及其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热点难点,组织院士专家作前沿技术主题报告、政产学研的高端圆桌论坛对话、紧跟趋势的专题高峰论坛、业界同仁的交流与研讨等丰富精彩的活动。

  目前,我国数据总量正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8000E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1%,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会上,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所副所长李向前以“大数据产业发展及应用情况”为题开展讲座。李向前指出,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划。

  2016年,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城市大脑”,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开启了利用大数据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齐同军表示,目前“城市大脑”已形成11大系统、48个场景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数字经济已像柴米油盐一样浸润到百姓生活中,杭州市民在舒心就医、欢快旅游、便捷泊车、街区治理等应用场景中有着满满的获得感,这充分展现了智慧城市在惠及民生上的巨大能量,“城市大脑”实则是杭州对大数据应用创新的一个超级典型案例。

  今年4月,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布了建设“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3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滨江区的数字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45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0%左右。今年上半年,滨江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05.1亿元,总量占全市的28.8%,增长16.6%。

  在大会学术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带来了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网络安全”的开篇主旨演讲。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邹风山,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刚,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ACM杰出科学家李飞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胡春明分别作了“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软件&控制平台”“从关系数据库到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级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挑战与趋势”“大数据智能:‘社会脑’与‘机器脑’探索”等主题演讲。在圆桌对话环节,专家们还分别提出了数据领域发展需要标准先行、重视人才;让大数据产业发展进一步贴近百姓的实际需求;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数据共享要以平台搭建为抓手,不断实现业务协同等创新发展思路。

  会上,来自滨江区的企业代表,杭州华量软件有限公司、华数传媒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还分别以“大数据创新路径探讨”“城市大脑 居家服务 美好生活”为题分享了企业在大数据领域的应用与创新案例。

  据了解,本次峰会由杭州市科协、滨江区政府、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杭州市计算机学会、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杭州华量软件有限公司承办。

  本报记者 付曦地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我国有望在明年成为第一数据资源大国 2019-12-03 2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