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人大担当 形成更多“良渚经验”
![]() |
![]() |
![]() |
![]() |
“为人民说话,替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前不久,良渚街道人大工委开展的杭州市余杭区十五届人大代表述职评议活动上,每一位发言的人大代表都时刻鞭策自己“要做一名为群众讲实话、做实事的人大代表”。良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建设者,也离不开献策者。
近年来,良渚街道人大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和良渚新城(良渚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总体部署,按照“服务大局、强化监督、反映民意、改进作风”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规范监督程序,增强监督实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助推了“三个全域”建设深入发展。
强化制度建设,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良渚街道人大工委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两围绕”“两坚持”,有效促进了街道人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两围绕”即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和围绕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两坚持”即坚持人大正确履职和坚持紧贴实际工作。
近五年来,先后制定了《人大工委工作规范》《人大代表视察制度》《代表联络站工作规范》等12项制度,对人大工委、代表小组、联络站工作原则、方式及代表接待范围、受理程序、解决途径、工作流程等都作了具体规定,确保人大工作规范运作,也保证人大工委、代表小组、联络站的有效运行。
此外,良渚街道人大工委也始终坚持人大工作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与时俱进。街道人大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探索创新基层人大工作思路,主动服务中心大局,人大工作亮点不断。
创新工作思路,打造人大工作新亮点
“前往现场看一看、深入基层听一听、遇到问题议一议、目标进度问一问、监督建议提一提”。这是良渚街道人大工委的较真与认真,让老百姓关心的事有了回应,让老百姓盼望的事有了进展。
在今年,根据街道实际情况,按照合理布局、有机整合的原则,良渚街道人大工委在原先5个联络站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构建了“1112”人大代表活动阵地体系,即1个“代表之家”、1个中心联络站、10个代表联络站及2个联络点,同时将31名人大代表和111名居民议事代表全部编入联络站。此外还设立了“网上代表联络站”。同时,以各类阵地为依托,开展如座谈会、现场调研、专题培训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近五年来共计开展各类活动达60余次。
代表意见建议一直是良渚街道人大工委关注的重中之重。每一次联络站接待选民活动后,都认真逐项梳理收集的意见建议,通过上班子会落实责任、召开交办会分解任务,在“办”字上下功夫,在“督”字上做文章,力争“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据统计,自2015年至今,共收集选民意见和建议673个,推动解决问题618个。
心系产业发展,助力经济活力新迸发
几乎每隔一两个月,良渚街道人大工委都会组织到良渚新城、街道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调研,实地走访查看树兰国际医疗中心、华润国际医疗中心、中国美院良渚校区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了解各产业项目的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后续建设等情况。
良渚产业发展始终离不开良渚文化这个“根”和“魂”,文创、工业设计等产业项目不断在这里生根发芽,这其中也离不开人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的助策助力。如今良渚有了一批产业鲜明、发展较快、前景较好的科技型、文创型企业——国内领先的智慧旅游云服务运营商卓锐科技、“新制造”产业的万事达(杭州)咖啡机、国内知名餐饮连锁名牌博多控股等等。这些企业与良渚整体发展相得益彰,让这片古老地脉有了新的经济活力。
“城北副中心,杭州新地标”。历史赋予了良渚新的使命,在“良渚遗址成功申遗”这一特殊机遇下,良渚这座新城也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新征程。
良渚街道人大工委始终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和新城(街道)党工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域创新、全域美丽、全域治理中心工作建设,强化监督,不断创新,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断提高街道人大工作水平,同心、同向、同行促进新城(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良渚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形成更多的“良渚经验”。
本报记者 徐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