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宁波国家高新区发布“鲲鹏指数”

5个方面系列指标彰显创新实力持续增长

  本报讯 11月27日,由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宁波高新区创新发展指数(2019)——鲲鹏指数》正式发布。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宁波高新区创新发展指数为167.6,较2017年增长28.6%,连续3年实现增长,意味着宁波高新区创新实力逐渐增强。

  记者了解到,2007年宁波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贺信中对宁波高新区提出“鲲鹏展翅搏长天”的殷切期望,因此此次创新发展指数定名为“鲲鹏指数”。

  “鲲鹏指数”通过创新资源集聚度、双创成效显示度、产业发展领先度、创新服务完善度、对外开放影响度等五方面的15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直观反映宁波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最新表现。

  据悉,“鲲鹏指数”是根据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新区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特点而编制的个性化创新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数通过纵向对比2016年到2018年的宁波国家高新区的数据,横向与青岛、厦门、大连、苏州、南京、东莞、杭州、深圳八家高新区进行对比,全面分析宁波国家高新区各项指标具体变化情况。以2016年标定100的指数为基准,2017年宁波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总指数为130.3,2018年为167.6,2017年和2018年分别增长30.3%和28.6%。

  从“鲲鹏指数”的分析来看,高新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主体不断扩大。目前,高新区已拥有各类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24家,较上年增加112家,增幅超过52%,宁波市1/3以上的重点研发机构集聚于此。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70.8%,研发投入达到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26家,均较上年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高新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以新材料、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为核心,园区产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一、二、三产占比分别为0.5%、37.5%、6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总产业7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5个分指数中,从增长幅度来看,2018年对外开放影响度分指数增幅最大,反映出园区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园区“请进来”“走出去”步伐加速,在开展国际竞争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大对内协同方面表现突出。双创成效显著度分指数增幅也较大,反映出园区在创新成果产出质量、创新成果价值转化、企业孵化培育等方面变现突出。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贻泉表示,宁波高新区至今已走过20年的发展道路,成为全市创新资源最密集、产业最高端的区域之一。通过编制具有宁波国家高新区特色的创新发展指数,了解国家高新区最新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有利于提高宁波国家高新区推进创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报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秦羽

  相关报道详见A5版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宁波国家高新区发布“鲲鹏指数” 2019-11-29 2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