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德国专家走进江干寻合作
“类海外”环境吸引全球人才创业
本报讯 11月11日,杭州市江干区钱塘智谷人才峰会系列活动之德国专家交流活动举行。10位来自德国的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专家携项目而来,与江干区内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谈合作,共谋发展。
彼德·利斯是德国达内尔集团的全球销售总监,这次他带着“物联网传感器的定位和解决方案”项目来到江干,希望能够在此找到合作伙伴,将该项技术推广到更多领域中去。据介绍,该项技术将MEMS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三者结合使用,提供无线传感器读数,不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可以获得精准定位。该项目可应用于矿业、制造业、无人驾驶、医疗等多个行业,前景广泛。
浙江中加科技创新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与以往只聚焦“高精尖”专家有所不同的是,此次邀请的10名专家中,有8名是像彼德这样已经在相关产业取得一定应用成果的专家。这次,他们不仅带着技术,也带着成果来到江干,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更准确地找到合作契合点,实现精准对接,加快合作进程。
江干区科技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的江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工作,为更好地引进和服务外专人才,江干从加大政策资助、做优落地服务、营造“类海外”环境等方面,不断完善外国专家引育机制,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江干搭建全球引才生态圈注入新的动能。目前,江干区引进外籍院士2人,自主培养A类顶尖专家1人、国家领军人才1人,引进B类及以上工作证外籍专家401人、“115”引智项目74个,今年江干入选杭州市“钱江友谊使者”2名,是唯一入选2名使者的区县。
近年来,江干区相继出台系列支持国际人才创业创新政策,围绕创业项目、购买服务、高端年薪、院士建站、生活配套等方面,为外国专家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保障支持。同时,江干还开辟了外国专家创业项目“直通车”专场评审新模式,全方位加速外创项目落户江干。
针对外国创业项目落地的特殊性,江干区还为外国专家定制专属“服务大礼包”。此外,江干区还以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为抓手,不断推进国际人才生态建设,打造国际高端人才社区,营造“类海外”环境。
本报记者 陈路漫 金乐平 通讯员 陈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