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侬”猕猴桃,为何价高还畅销?
“四山侬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种了100亩的樱桃和80亩的蓝莓,可樱桃的产出效益不高,后来我们经过对基地土壤、水质和气候综合分析后,建议放弃种植樱桃,专心种植蓝莓和猕猴桃,从目前长势和效益看来,效果不错。”在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徐丽红和她团队的专业指导下,四山侬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农业产业实现全面提质增效,产出的猕猴桃去年一经上市就深受杭州市场欢迎,每公斤最高卖出40余元。
合作社负责人叶志平告诉记者,近年来他在庆元县松源街道四山村流转了多亩土地,目前共有蓝莓基地80亩,猕猴桃60亩,茶叶300余亩。
“截至目前,80余亩蓝莓基地成功创收20余万元,实现亩产2000多元,这一切离不开徐丽红老师的技术帮扶。”叶志平表示,基地栽培的猕猴桃品种是经过徐丽红综合分析、精心挑选的徐香黄金果,预计今年还可创收10余万元。
来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徐丽红,主要从事农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自2007年起便结对庆元县。一直以来,她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多次提出建议指导农户生产,为庆元县高山蔬菜、食用菌等产业的产品检测和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
早在2011年左右,庆元县灰树花出现过品质下降,造成市场销售量下降。徐丽红联合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技术人员前往黄田镇的田间地头找原因、找问题,定点10户菇农,采集头茬灰树花进行检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灰树花出菇阶段菇面接触了土壤,从而导致灰树花质量下降。最终,经过县食用菌管理局、相关乡镇以及菇农的共同努力,推出非覆土栽培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
徐丽红近年来基于自身在农产品检测方面的专业优势,联合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制定了2项农业行业标准,包括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范和食用菌包装储运规范标准,提升该县食用菌产业技术优势,确保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目前,庆元县像徐丽红这样的科技特派员有17名。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当地农户科学种植、养殖和管理,实现了农户足不出村就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本报记者 孙常云 通讯员 吴继峰 陈小芬 朱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