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味央新农场落户绍兴
建成后年出栏量达50万头
养猪业关乎国计民生,自去年至今全国多地的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存量下降、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各界对养猪业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9月17日,网易味央与绍兴市政府举办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宣布第三座农场落户绍兴嵊州。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网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丁磊,网易味央CEO倪金德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在全国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标准化示范场。
据悉,此次落户嵊州的现代农业生态产业链项目包含多个农场。延续生态养殖的理念,项目将建成多座规模化、科技化、品质化、生态化,集环保高效处理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网易味央绍兴项目将分三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计划2021年底建成,投产后年出栏生猪10万头;二期计划2022年底建成,投产后年出栏量提升至20万头;三期计划2024年建成。全部投产后,项目总产能将达到年出栏50万头,较安吉农场提升25倍,较高安农场提升3.3倍。
马卫光表示,生猪养殖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要以这次战略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相关产品、产业的全方位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全国猪肉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网易味央的猪肉价格保持稳定。作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代表,网易味央用10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套“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复制”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丁磊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互联网和养猪有共性,希望用互联网思维差异化养猪,为中国农业带来新的气象。网易味央最大的优势是赋予传统的猪肉生产工业化、信息化、可控化,找到了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养殖方案。同时,在社会各界极度关心的环保、安全问题上,做到了最大化的平衡和突破。
“我们有责任加快节奏,把味央模式推广出去,响应国家号召,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安全、更美味的猪肉。”丁磊说。
此次合作,网易味央除了把高效生态的养殖模式复制到绍兴,还将继续完善屠宰、分割、仓储、深加工等产业配套,充分发挥绍兴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经济优势。网易“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也将进一步产生示范效应,直接或间接拉动当地就业。
从0到1,十年来网易味央在积极探索互联网养殖新模式:从2009年开始,味央团队遍访丹麦、德国、日本等国,学习全世界最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回到国内,团队又结合中国的本土环境,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不断自我推翻,整个过程足足花了七年时间。2016年,网易味央在安吉建成了第一个农业产业园。随后,味央猪肉产品首度问世,“听音乐、蹲马桶、住公寓”的味央猪引发热议,融合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创新养殖模式获得了农村农业部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2017年,味央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网易味央第二座农场落户江西高安。
作为网易味央的第三座农场,网易味央绍兴项目在延续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新的社会需求,将在养殖的规模、效率上做进一步提升。在网易味央的规划中,小目标是在两年内提高绍兴的猪肉供应保障能力和自给率;大目标是系统地改善环境污染、质量安全、规模养殖和品牌建设等问题,帮助绍兴养殖业快速升级迭代。
本报记者 徐军 赵琦 通讯员 张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