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未来五到十年 天文观测将有更多重大发现

  本报讯  今年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一百周年,近日,杭州科学大讲堂邀请了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首席科学家、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朱进研究员,与听众们共享一堂“天文漫谈”。

  朱进说,研究发现,宇宙从137亿年前大爆炸开始诞生,一直在往后演化,我们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宇宙的未来寿命还有多少?这是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宇宙的加速膨胀,一种可能是会继续加速,另一种可能是会收缩,有人也在猜它会不会在收缩跟膨胀之间来回走,这些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朱进提到,天文学界最近一二十年特别前沿的事,就是系外行星的探测和发现。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五千颗左右的系外行星。这些系外行星中最有名一颗叫开普勒452b,它是人类第一次在类太阳恒星的易居带发现的一颗类地行星,被称为“地球的表哥”。

  朱进介绍,天文观测的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发展中,比如美国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等等。观测手段越来越厉害,双中子星的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也被我们探测到。双黑洞的并合只能通过引力波观测,望远镜看不见。

  他说,未来五到十年里,现有观测站观测到的资料需要借助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处理,可以预期,天文学领域将有比现在多得多的重要发现。

  本报记者 张巧琴 通讯员 洪萍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未来五到十年 天文观测将有更多重大发现 2019-09-24 2 2019年09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