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三农】

贝母素甲乙总量超过《药典》规定标准50%以上,比老品种增产约三成

浙贝3号短短数年推广10000余亩

  “药材好,药才好”。浙江道地药材很多,以“浙八味”最为有名。浙贝则为“浙八味”药材之一,因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而为医家所推崇。然而,传统浙贝因优良品种少、抗病性差、品质劣等原因,影响浙贝产业做大做强。

  “过去‘浙贝2号’一个种下去只能长出来2个,繁殖率太低,大大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志安说。

  王志安是浙江省中药研究所一名科技工作者,同时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他欣喜地告诉记者,经过数年攻克,省中药研究所团队联合浙江万里学院等单位成功育成了“浙贝3号”新品种。与传统品种相比,其药用指标成分高,所含贝母素甲乙总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标准含量的50%以上,同时还具有生长整齐稳定、繁殖力高、抗病虫害能力强、枯苗迟、品质优等特征。

  “现在‘浙贝3号’一个种下去能长3个,通过增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王志安说,“浙贝3号”具有晚枯特性且产量高,平均亩产(鲜)1260.8kg,比“浙贝1号”增产27.6%,为农户增产增收奠定了种源基础。

  2017年,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章溪村农户周忠福试种2亩“浙贝3号”,产量增收25%,净增收8000余元。2018年,周忠福扩大“浙贝3号”种植面积,达32亩,当年新增收入约10万元。

  目前,“浙贝3号”已被列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主导品种,2015年以来,已累计推广10000余亩。在不增加其他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每亩可以增收2000元以上,保守估计新增收益超过2000万元。

  “华为有个战略研究院,关心5年以后的事情,负责5年以上的前沿技术的研究。”育种和手机研发,原本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行业,在王志安看来却存在着共性,他将自己的育种工作与华为研究院对标,“做品种一定要围绕着产业的需求,育种工作者要思考未来3~5年之内产业上需要什么样的品种。”王志安说,除了紧紧围绕产业需求进行前瞻性地种苗培育,还要考虑加工效率的问题,如果品种很难处理,企业购买你的品种的意愿也会随之降低。与此同时,也要考虑这项技术农民是否用得起,品种是否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等。

  本报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郝宇


科技金融时报 【三农】 00005 浙贝3号短短数年推广10000余亩 2019-08-23 2 2019年08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