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打造“一亩山万元钱”种植样本

团队特派员助力瑞安马蹄笋产业高质量发展

9号台风后,王月英(右)指导村民开展灾后自救

  8月13日,瑞安马蹄笋高效经营技术示范推广会现场举办了瑞安市首个“马蹄笋王”评选活动。事实上,这场活动得益于浙江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省马蹄笋团队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支撑和全方位实效帮扶。

  省亚作所、省马蹄笋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王月英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按照外形、重量以及品尝口感来打出参赛“选手”的综合分。经过一番称重、试吃,瑞安市湖岭镇村民郑法弟带来的马蹄笋拔得头筹。

  据悉,马蹄笋又叫绿竹笋,因其形似马蹄,故称“马蹄笋”,是我国中南亚热带地区优良的笋用竹种。王月英介绍,温州马蹄笋在我国因生态区位独特、品质上乘、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研发水平与推广应用走在前列、科技服务到位而在全国影响力深远,声名远扬,在浙江可谓独树一帜,是浙南一大标志品牌、效益林业的特色产业、公认的绿色森林食品。马屿斡马蹄笋则是马蹄笋中的精品和“一亩山万元钱”的种植样本。

  “马蹄笋种植之后第二年就可以少量出笋,第四年进入丰产期。”王月英说,在瑞安市马屿镇梅屿绿竹专业合作社,一位种植户2017至2018两年的亩平均收入达到1.37万元,这个产业因此成为瑞安市践行“一亩山万元钱”的种植样本。目前马屿镇马屿斡村已成为瑞安有名的马蹄笋专业村,周边乡镇农户纷纷慕名前来取经学习。

  瑞安是省亚作所、省马蹄笋团队科技特派员结对县,自2008年团队入驻以来,以王月英为负责人的省马蹄笋团队深入调研发现,虽然湖岭镇鹿木社区是马蹄笋的传统种植区、瑞安马蹄笋之乡,全乡有马蹄笋面积6000多亩,年均经销马蹄笋300多吨,但合作社前几年在马蹄笋经营中存在系列问题:如竹林种植年限较长,退化严重、鲜笋经销保鲜存在安全问题等。为此,王月英和她的团队多次与合作社沟通,针对竹林老化效益低的问题,她提出运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提升改造低产竹林。在她的带领下,通过建立核心基地作示范,应用推广马蹄笋专用肥和竹林结构调整、扒晒等配套技术。同时,培养乡土专家作为技术二传手,着手共建马蹄笋研发中心、帮助申报并共同实施科技项目,举办技术培训班等措施,大大提升了马蹄笋种植者的管理和科技水平。

  马蹄笋的效益有了,产量增加了,那么如何保鲜呢?如果鲜笋用化学方法保鲜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长久之计。为此,王月英和她的团队主动与相关人员联络并帮助落实部分改造资金,扶持合作社新建低温冷库一座,改变传统的化学保鲜方法,推广使用马蹄笋低温冷库保鲜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专业合作社鲜笋收购与保鲜问题。瑞安市陶山镇荆谷社区也一直是马蹄笋的传统种植区,但因为土地资源紧缺等原因,马蹄笋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多以农户田边零星种植自食为主。该团队为了提高农户种植马蹄笋的积极性,在团队特派员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培养有兴趣的农户进行种植示范,以点带面扩大推广。

  据悉,陶山镇涂头村一郭姓农户在王月英的建议和指导下,于2012年开始在田边种植其提供的优良马蹄笋竹种近1亩。运用其提供的马蹄笋专用肥和集成技术,2014~2015年,竹笋年亩均收入达24798元;2017~2018年,亩均收益达33104元,其中还不包括自家食用的笋,效益非常显著。而马屿斡村也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实施精品化管理,主推 “一亩山万元钱”模式。经过几年的实施,马屿斡马蹄笋已成为瑞安知名的优质林产品,种植效益大大增加,目前合作社马蹄笋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2000亩,入社农户由当初的7户发展到现在的63户,注册获批“马屿斡”商标并在当地农贸市场设立专门销售区。由于品质较好,挖笋规范,马蹄笋价格较周边产区笋价高1~3倍,产品仍供不应求。

  王月英和省马蹄笋团队成员始终怀着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一颗“爱心”,对科技服务工作的一颗“用心”,用自己专业的技术真心为农民服务。她带领省马蹄笋团队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构建了从核心基地示范到培养科技二传手乡土专家再到科技培训的成果推广和技术服务模式,推进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和辐射带动,为乡村振兴质量兴农提供技术支撑。本报记者 徐慧敏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打造“一亩山万元钱”种植样本 2019-08-23 2 2019年08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