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这个实验室一年三人获国际大奖
日前,记者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培养的三名研究生朱尊杰、吕彬彬、温洪发在近一年内分别获得国际多媒体及展览会议唯一的最佳学生论文奖、第10届互联网多媒体计算和服务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和第11届FCPAE欧洲论坛暨2019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其论文题目均为当下最热门的领域。
传统三维重建方法都会限制用户的行为,需要用户配合缓慢的移动相机。朱尊杰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快速相机运动下的场景三维模型的实时重建方法,用户拿着自己的手机快速地晃几下就重建出了自己房间的模型。简单来说,如果宜家使用了朱尊杰的三维重建技术,消费者就可以实现“足不出户逛宜家”。
吕彬彬的获奖论文为压缩高光谱掩膜优化,和他一起获奖的是来自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的Yo-Sung Ho教授。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但少有针对用户和项目之间交互关系的探索。温洪发团队通过建模用户和项目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交互关系,实现了基于用户历史行为的个性化推荐工作。
这三位获奖研究生均来自该校的自动化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该实验室采用与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联合培养制,研究方向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医学影像处理、生物信息处理等前沿领域。
本报记者 付曦地 通讯员 程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