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产经】

精准引才模式为企业寻找最合适人才

新昌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中国·新昌“天姥英才”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日前在新昌圆满落幕。经过紧张的路演及评委点评,高性能结构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和金属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机床项目分别获得大赛一等奖,项目可获得最高30万元赛事奖金,在新昌落地转化则可获得最高500万元的创业资金资助。

  新昌位于绍兴市南部,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小县城有大气魄,10年间,新昌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新昌特色的“小县域,大创新”路子。

  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落地孵化,关键在于精准。为了实现人才工作“引得进、落得下、扎得深、成得快、长得好”,新昌选择了一条“个性化定制”道路:充分了解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差异,为人才提供合身的政策、贴心的支持、“般配”的落地企业。既要利用现有的产业资源、科研力量、孵化器等平台有针对性地招揽人才,还要依据人才的特殊需要主动为其发挥特长,创造条件。

  2019年初,中国·新昌“天姥英才”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采用全新的精准引才模式,以征集与新昌当地产业高度契合的创新创业项目为目标,把项目落地的难点和痛点细化分解,在整个赛事流程中逐个击破。

  为了解当地企业的真实需求,实现引进技术与本土产业的无缝衔接,由新昌县委组织部和大赛承办方浙江赛创未来组成的人才调研小组,在大赛启动后分别走访了西密克、捷昌、杰创、华宇、新宝等近20家新昌当地龙头企业,充分挖掘企业技术痛点及投融资需求,并根据企业需求在全球共征集约140个项目。项目征集和初评结束后,大赛组委会还组织了多场“走出去”“请进来”对接会,并于今年4月前往北京考察有意向落户的创业团队。

  除了创新模式和专业机构的支持,为保证落地新昌的创业项目可以加速成长,大赛组委会还设置了丰厚的创业扶持资金。大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前十获奖项目团队符合绍兴市英才引进条件、一年内在新昌落户,且经绍兴市委人才办直接认定为绍兴市“英才计划”A、B、C类人才的,最高可享受500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此外,大赛一、二、三等奖项目团队若未通过绍兴市委人才办直接认定,则可获得“天姥精英”A、B、C类的长期引进创新人才“企业引才薪酬补助”,分别享受200万、150万、100万元项目补助资金。

  作为全国县域科创的代表,新昌县上下一心,形成共识,始终走在创新大潮的前头。除了加大对“天姥英才”计划和“天姥精英”专项行动等各类人才专项经费投入,还打造轴承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先后集聚国家级轴承和机械产品检测中心、工业设计基地、科技孵化器、研究生培养共建基地等一批高层次科技服务中介和企业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新昌县还不断探索、拓宽人才引进,培育平台。2017年开始,新昌与浙江赛创未来合作举办中国·新昌“天姥英才”首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并最终引导9个项目落户新昌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蔡家豪 通讯员 王贤杰


科技金融时报 【产经】 00004 精准引才模式为企业寻找最合适人才 2019-08-16 2 2019年08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