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科技成果拍卖会建德“开槌”
4个项目拍出1010万元
本报讯 “最新最前沿的技术送到‘家门口’,还能拿到政府补贴减轻企业负担,希望这样的拍卖会常常举办。”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宏告诉记者。
8月13日,2019浙江科技成果拍卖会建德专场“开槌”,现场,工业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4项参拍科技成果成交,总成交金额1010万元,总溢价率20.24%。
“570万,580万……600万!”起拍价为560万元的“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技术”项目第一个亮相,台下企业迅速掀起“抢拍”热潮。最终,该项目被浙江新化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600万元竞得,成为全场最“贵”的科技成果。
据了解,“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技术”是一项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通过采用该制氧技术组合进行气体分离,整套装置总氧气收集率达到60%以上,放空气中氧含量平均仅为9%左右,同时可以通过工艺步骤设置,保证产品氧气浓度达到99. 2%以上。同时,该项目制氧电耗低,按4500标立纯氧/时,电费0.7元/度,年运行8000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约电费550万元。
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也需要企业来承接。当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王利军博士也带来了他们的“催化剂环保再生及高值化工艺开发技术”项目参与竞拍,起拍价80万元,最终以150万元成交。
据王利军透露,为了更好地让学校的科研项目落地,去年10月份他们就开办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技术转移建德工作站,并在去年落地一个10万元的科研项目。
经过一番激烈竞拍,4项科技成果一一“落槌”,拍卖基价800多万元,总成交价1010万元。
“其他地方对于通过技术市场交易并产业化的项目会给予交易额20%的补助,我们建德将按合作协议给予30%的补助!”建德市副市长陈文岳现场表示。接下来,建德科技大市场将加快完善成果转化服务链,联合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中介、科技银行和资本市场等机构,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集成服务,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成功率。
本报记者 徐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