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产经】

研发在深圳 落地在玉环

“飞地孵化器”上演科技“双城记”

  近日,在玉环市委小礼堂的9号会议室里,玉环市政府与深圳里阳电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一份关于共建电子信息产业“飞地孵化中心”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这块跨越1200多公里的“深圳宝地”将摇身一变,成为玉环的一个“飞地孵化器”,吸引大城市半导体上下游研发项目加盟,并实现“研发在深圳,落地在玉环”的产业孵化新模式,打造玉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曙光园”。

  据了解,近年来,玉环市企业在发展时遭遇了一些“成长的烦恼”。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市场、资金、人才逐渐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主要因素。企业家由于信息闭塞,在人脉、视野、格局等方面缺乏来自一线城市的资源。同时,与高端科技人才交流以及对优质创新资源的需求也愈发旺盛。

  今年4月,在参加第17届深圳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玉环市委常委孙群带着玉环市科技局一行与里阳公司接洽合作事宜。在接洽过程中,他提出想要搭建异地孵化器的构想,里阳公司与其一拍即合,也表示希望在深圳建设研发中心,作为玉环分公司的飞地研发机构,并将研发成果在玉环落地。

  据了解,“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甲乙双方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利用一系列科学的利益机制,扩大两地合作广度,加深两地合作深度,从而实现互利共赢。“飞地孵化器”则是基于“飞地经济”进行的孵化模式创新,是搭建资源富集地和区域产业之间桥梁的一种创新模式,改变以往以招商会、项目路演等为主的资源互动方式,可更持续、更深度地挖掘区域合作潜力。

  “在异地建‘飞地’,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路径。”玉环市科技局负责人说道,大城市有人才、有项目,“飞地”在这些地方布点,无疑抢占了招商、引智的前沿阵地。

  根据协议,玉环飞地孵化中心将采用政企合作的委托租赁模式,由玉环市政府主导,委托里阳公司作为飞地运营商,统一提供商务楼宇。飞地孵化中心将基于玉环产业基础,重点引进龙头带动型、技术高端型、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电子信息产业优质科技项目,以及引进一批海内外拥有核心领先技术、市场前景好的人才团队,以人才引领推动产业转型。此外,飞地孵化中心将为玉环企业和引进玉环的项目、人才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同时,加强引进项目日常管理,实现对项目的动态化、精准化管理和服务。

  除了让孵化园“飞”出去,近年来,玉环本土的许多众创空间也渐有星火燎原之势。

  作为浙江省“惠台76条”出台后首个落地的两岸青年创业交流项目,“跨界自造融创园”自去年7月开始运营以来,已先后吸引了超过50位台湾青年入园追梦、圆梦。在加快两岸各领域交流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达成两岸意向合作项目40多个,签订合作协议11项,涉及高新技术、乡村振兴、工业设计、农业物流、医疗等多个领域,合作项目投资金额已累计达到2亿多元,正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示范载体。

  此外,另一玉环本土众创空间——“亿工场”也成了跨国公司的双创基地。自开设以来,“亿工场”陆续引进国外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ebay、百世国际设立服务中心,为玉环企业提供跨境品牌推广、互联网营销、跨境物流等服务。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大龙网、敦煌网也在“亿工场”安家落户,并找到了满意的合作对象,与本土企业不断擦出合作火花,在文化设计、营销策划等方面倾情合作。截至目前,入驻“亿工场”的创业企业共48家,入住率达99%,2018年园区综合产值达3亿元。

  据玉环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将孵化器安放在大城市是玉环建设创新平台的最新尝试。未来,玉环还将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布局异地孵化器,使之成为谋划玉环产业转型升级的分战场。

  本报记者 柳扬


科技金融时报 【产经】 00004 “飞地孵化器”上演科技“双城记” 2019-08-13 2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