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财经】

衢州“融资畅通工程”润泽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衢州把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实体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率先制定并出台《衢州市融资畅通工程实施方案》,聚焦融资总量和增量稳定增长、融资覆盖面明显扩大、制造业贷款明显增加、企业融资更为便捷、企业流动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切实下降六大标志性指标,落实五个方面18条具体举措。

  衢州市金融办以金融供给侧改革突破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在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政策性担保、转贷、银行保险融合增信、大力推动绿色保险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制度设计,取得了突破性改革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截至6月末,当地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902.69亿元,同比增长10.28%,占全部企业贷款的67.07%,高于全国50%和全省55%的平均水平。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99.13亿元,同比增长7.05%,小微企业贷款户数7.6万户,较年初增加1.23万户。

  “金融大脑”打通信用信息共享

  银行敢贷、愿贷、能贷

  结合全省“531”信用体系和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衢州市搭建了全市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即“金融大脑”。

  衢州市金融办金融发展处负责人介绍,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覆盖企业、自然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等五类主体,以信息归集和共享机制为突破口,推动衢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综合系统与绿色金融信用系统无缝对接,破除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信用信息数据采集的壁垒和障碍,做到平台同步兼容、数据动态更新,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不透明、银行贷款不敢放的问题。

  目前,“金融大脑”的建设方案已确定,正式进入招投标程序。

  与此同时,为确保实现2019年末担保余额翻番、成本下降一半、担保倍数逐渐放大到3倍以上的目标,衢州市成立衢州市信保基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市本级增资至2亿元,市县一体全面推行信保基金模式,不断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体系建设。

  农行衢州分行以费用减免、“一笔一率”的定价机制、诚信企业利率优惠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出持续实施“民企提升贷”、全面落实“降息100BP(基点)”、创新推出“债券归位贷”、积极开办“股票质押置换贷”、设立“上市公司纾困基金”、积极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大力推广“小微网贷”、创新推出“小微企业年审贷”、创新“新型小微园区建设贷”、大力推广“入园企业前期贷”等支持民营企业的十项行动。

  该银行通过引入“政府增信”机制并落实守信激励,与省担保集团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担保,解决企业担保难问题;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则是立足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为农户建档授信;在日常信用审查审批中对守信者给予用信条件、利率、额度等方面优惠。

  在衢州全市落实“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放宽到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的差异化监管要求背景下,农行衢州分行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帮扶,充分利用银行业协会“企业突发信贷风险救助”和“债权人联席会议”等机制,共对160户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降低利率,涉及用信总额26.76亿元,为企业让利2000余万元,从而防范担保链风险传导。

  今年6月,农行衢州分行在当地金融办、银保监分局和人民银行“三服务”活动中获知龙游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有信贷需求后,银行负责人带队多次前往企业实地调查生产、市场情况,以及集团整体经营情况等,制定“一企一策”解决措施,通过上级行专业部门的沟通协助,仅一周就完成整体审批流程,并在龙游县不动产中心等配合下,加班加点完成该笔贷款的发放工作。

  “一揽子”方案集合转贷续贷

  提升民企金融“获得指数”

  为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衢州市通过加大政府转贷资金与各商业银行无还本转贷工作的有效衔接,为企业提供政策性转贷与金融机构无缝续贷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增强企业还贷便利性。

  6月末,衢州已有30家机构制定还款方式创新工作计划,比年初增加8家;实际开展业务的机构28家,还款方式创新机构覆盖面达93.33%,累计发放还款方式创新贷款113.12亿元,同比增长27.02%,为企业节约转贷成本9697万元。

  具体来说,当地整合了市域政府转贷资金组建转贷基金,扩大政府转贷资金规模,市本级不低于2亿元,各县(市、区)不低于1亿元。同时建立银企续贷沟通机制,银行至少提前1个月与贷款到期企业协商续贷转贷事宜,增强企业资金周转的稳定预期。

  在银行服务企业融资方面,衢州市金融办要求1000万元授信额度以下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现“零门槛”应转尽转,1000万元以上还款提前与企业沟通到位,为企业科学安排还款来源、还款方式提供便利。

  为加快还款方式创新,当地明确“产品与服务清单、客户清单、工作任务清单”三张清单,梳理出32个无还本续贷产品,同时建立专项统计监测机制和专项督导评价机制,定期对还款方式创新“两扩两降”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市政府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年度考核指标。

  针对以往小微企业转贷过程中民间拆解还贷、银行放贷期限错配等带来的企业融资成本抬升问题,工行衢州分行“不破法规破常规”,制定《衢州分行小微贷款到期续贷管理实施细则》,自今年3月起试点推出小微企业“无本续贷”业务。

  根据细则,小微企业在工行衢州分行续贷时,可在原贷款到期前,通过发放新贷款,定向用于归还原贷款的服务;无需自筹还本资金,仅需准备归还原贷款利息资金即可,不涉及除贷款利息外支付任何费用,从而低成本满足小微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资金的连续使用需求。

  工行衢州分行公司部总经理周刚树介绍,银行在准入标准制定过程中明确对于生产经营正常、信用记录良好、融资额3000万元及以内的小微企业(包括原先已在工行办理贷款和准备在工行办理贷款的客户)均可提供“无本续贷”服务,且支持纯信用方式的续贷业务,以此最大程度地实现政策惠及面。而在执行标准上,银行逐月梳理次月到期小微企业贷款清单,并提前50个工作日将清单下发至支行客户经理,并要求客户经理在贷款到期日前30日内上门(或电话)向客户主动了解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搜集相关资料、发起业务流程,确保贷款到期日前一周完成贷款审批。

  试点开办以来,107笔“无本续贷”累计落地78户小微企业,涉及贷款金额4.1亿元,为企业节省转贷成本近百万元,后续将在衢州全市推开,有望惠及小微企业近千家,涉及融资40余亿元,为企业节约转贷成本1200余万元。

  释放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银保共筑风控阀门

  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友好,助推高质量发展,目前,衢州于全省首创“前端释流+后端解忧”企业保险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直接为企业减轻负担和排除后顾之忧。

  据了解,针对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衢州出台了《衢州市级运用保险机制推行企业电费月结的实施办法(试行)》,引入保险机制降低供电公司电费回收风险,取消企业电费每月2~3次结算方式,改为每月一结,从而减轻企业资金负担。目前衢州市级共有2000余家用电企业符合参与条件,按照2018年度共缴纳电费近20亿元计算,初步预测实行电费月结后每年可释放企业沉淀资金约10亿元。

  开辟绿色金融服务“新领域”过程中,衢州积极探索开展住建、交通、水利等政府公建项目保证金置换工作,推行建设工程绿色综合保险,降低建筑企业招投标、履约等保证金成本,对工程项目从施工到竣工进行全过程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综合责任保险提质扩面,从原来的危化一个行业扩大到全市的危化、矿山、金属冶炼、电镀、木制品加工、造纸、环境治理业等七大行业。

  此外,在创新业务为企业融资降成本、提效率、除风险方面,衢州金融机构各出妙招。招商银行衢州分行运用金融科技,通过“融资+融智”的综合服务方式,向企业提供集票据托管、票据承兑、票据质押、票据池融资、在线贴现、分析报表、权属变更、综合查询等一站式功能为一体的“票据大管家”,81家企业受益,其中的47家获得18.87亿在线贴现融资,32家得到22.2亿票据池授信支持,22家得到累计7.78亿票据池承兑。

  本报记者 赵琦 徐军 通讯员 姜如翔 黄勤雯


科技金融时报 【财经】 00005 衢州“融资畅通工程”润泽实体经济 2019-08-06 2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