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绿色发展的新动力
绿色能源是全球能源发展的方向,各国都在积极朝着加大绿色能源、去化石能源的趋势发展。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成熟应用,很多科研人员及企业将目光转向开辟、应用新能源,其中空气能成为新的“宠儿”。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表示,要以能源革命为抓手,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来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加速推进能源技术的创新,建立并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绿色能源,不仅取之不尽,而且间接价值也十分可观。据专家推算,利用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可再生资源,可以节约原生资源120吨,少产生垃圾废水10吨,增加产值约3000元,产生利润500元。
为此,何建坤建议,未来将一部分企业作为发展低碳、零碳的重点企业,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更好地利用起来。
空气能,即空气中所蕴含的低品位热能,又称空气源,和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同属于清洁能源的一种。空气中的热能就是空气吸收太阳光散发的能量产生的。气温越高,空气能越丰富。
随着空气能的收集,多种利用空气能热泵技术研发的产品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如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空气能热泵采暖设备、空气能热泵烘干机等。
在欧洲,空气仍将是热泵的主要能量来源,用于家用热水的热泵是欧洲市场增速最快的产品,这类产品呈现两位数增长。而在我国,家用热水器中台数所占市场份额约为3%。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算,热泵技术(包括地源、水源、空气源)可以减少全球8%的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赵恒谊表示:“同太阳能光伏、光热设备一样,空气源热泵是可再生能源产品。当前空气源热泵一次能源利用率是燃煤锅炉的2倍,电锅炉的3倍。节能就意味着环保,节能的同时会减少多种污染物的排放。“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行,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资源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实,空气能在国内已实际应用多年。据相关媒体报道,空气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2002年国内总产值不到100万元,2014年产业规模突破70亿元,预测2020年超过300亿元。
如今,我国很多省市看到了空气能在节能减排中的潜力,出台了一些地方支持政策,而空气能的应用领域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广,如取代北方煤炭取暖,保护环境;研发空气动力汽车,节省石油资源、减少废气排放。
近年来,国家多次推出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应用。而空气动力汽车的问世或将有效地解决汽车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这正顺应了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生态文明道路的积极倡导,也符合国家对汽车产业节能和环保的要求。那空气动力汽车在技术层面上能否突破重重难关,最终走向成熟从而推广普及开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孙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