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健康】

相比致盲“大户”白内障,圆锥角膜虽属小众,但也是个“狠角色”

进行性视力下降,当心这一“隐形杀手”

  “圆锥角膜?根本没听说过这种眼病,听医生说严重时得角膜移植啊!”小张的父亲从眼科诊室出来,提起儿子眼疾的可怕,脸色难看,吓得不轻。

  家住杭州临安的小张,今年18岁,从小就向往军营生活。转眼已到入伍的年龄,家人却发现他眼睛近视了。“肯定是手机玩得太厉害,视力才下降这么快吧?”于是,父亲带小张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准备做近视激光手术。

  “200多度的近视,做近视激光一般应该没啥问题。”该院眼科近视激光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海岚接待了他们,可术前的常规检查却发现了异常。原来,在小张的角膜地形图上,出现了一团红色。赵海岚告诉小张,这提示他的眼球“鼓包”了。“角膜有一个地方局部变薄,因此有了轻微的向外隆起。因为你还是早期,所以自己还感觉不到。若没有及时发现,就会近视散光加深,戴了眼镜还是矫正不了,会出现视物模糊、流泪,发展到晚期会因为局部变薄的角膜穿孔致盲。”

  追问病史,发现小张还是位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每年柳絮飘“雪”的季节,就是他眼红眼痒痛苦不堪的日子,最终诊断小张患了圆锥角膜病。赵海岚介绍,此种眼疾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圆锥角膜病往往在近视伴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因此在柳絮飘“雪”季节,这些病人会明显不适。每年在做近视激光手术术前检查时, 被查出圆锥角膜的病人总能碰上几例,而患有这个病,则是近视激光手术的禁忌症。

  小张和父亲听了医生告知,着实吓了一跳,“兵哥哥”梦肯定实现不了了,但这病该怎么治呢? “不幸中的万幸是,因发现及时,病情处在早期,现在还可以用佩戴RGP硬性角膜接触镜的方法来稳定病情,但需定期复查,也可以考虑做角膜交联手术。”赵海岚详细介绍现有的治疗方法,安慰惊恐不已的父子俩。

  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苗琴教授说,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被称为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相比致盲“大户”白内障,圆锥角膜属小众,但也是个“狠角色”。对于普通人来说,由于其鲜为人知,悄无声息地就偷走了视力。同时一旦失明,需要做角膜移植,而角膜供体获得则十分困难。

  圆锥角膜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该病早期非常容易被忽略,从而导致漏诊,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害,最终角膜穿孔,甚至失明。因此近视度数进展加快、散光度数较大的青少年最好能筛查一下有无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发病缓慢,一般双眼先后发病,部分急性圆锥角膜患者发病急剧,会出现突发视物不见、重影等。患者处在圆锥角膜发展不同阶段,治疗方法也不同,一般需应用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矫正,再发展就只能手术治疗了。

  吴苗琴表示,近视导致眼球局部外凸还可以发生在后半部眼球,医学上叫后巩膜葡萄肿,也会引发很多问题。目前我国青少年屈光不正问题日盖突出,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明显。在近视防控方面,吴苗琴建议,让孩子们有足够的阳光下的户外运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科学矫治屈光不正。同时也呼吁家长重视近视带来的危害,定期带孩子上正规医院检查,关注和近视相关的疾病,比如圆锥角膜、近视眼底病变等,早发现早治疗。

  宋黎胜


科技金融时报 【健康】 00008 进行性视力下降,当心这一“隐形杀手” 2019-06-28 2 2019年06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