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创客之夜院士专家热议

高科技创业如何跨越“死亡谷”

  本报讯  调控脑电波的“超脑增强系统”头盔,帮助聋人接打电话的辅助通话设备,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活性骨水泥,生物人工肝……6月13日晚,2019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中国科学院创客之夜(杭州)活动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项目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科技“快闪”,现场更有中科院院士赵宇亮等“大咖”亮相圆桌论坛,共同探讨双创事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创客之夜首次设置圆桌论坛环节,中科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所长黄政仁,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建华,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陈积明,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恺秉共同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对话交流。

  高科技创业如何跨越“死亡谷”成为圆桌论坛热议话题。对此,赵宇亮表示,我国在基础研究上持续发力,但成果转化环节相对薄弱。“双创活动正是健全创新链、跨越‘死亡谷’的重要桥梁,让基础研究真正突破转化为产品,进而推动国家的创新能力。”黄政仁表示,首先应精准选择人才和成果,其次要提高技术的成熟度,最后要为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杨建华认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一方面需要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支撑;另一方面,适合创新创业的城市离不开六大要素:拥有能够产生大量创业者的高新技术企业、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要素汇聚、集聚大量创新创业需要的人才、适宜于创新创业的文化、到位的创新创业服务。

  本次活动的项目路演首次采用“快闪”方式,来自“率先杯大赛”、中科院“弘光专项”等15支优秀双创团队,需要在2分钟内进行项目展示,通过精炼、准确的语言突出项目的亮点和创新点。德同资本、贝达药业、赛智伯乐等知名投资机构与企业高管坐镇路演现场,并对感兴趣的项目释放出投资意向。

  来自杭州的芯影科技展示了一场人体安检模式的变革,用毫米波安检系统代替传统的金属探测门、X射线,不仅对人体无害,还能在不接触人体的情况下,可视化呈现隐匿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信息。同样来自杭州的诺百爱科技则为聋人设计了手语翻译臂环。“臂环能够将聋人的手语转化成文字信息,并通过播放器播放出合成语音,将健全人语音转化成文字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即可实现聋人与健全人的面对面双向沟通。”团队负责人介绍。

  来自中科院“弘光专项”的项目团队带来了生物黑科技——人工肝。“它就像一个小型肝透析机,不仅对血液有解毒功能,还能为肝脏补给营养,促进患者肝细胞再生,恢复正常肝功能。”据负责人介绍,团队搭建了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可以短时间代替肝脏功能,促进肝衰竭患者自体肝功能的恢复。本报记者 林洁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高科技创业如何跨越“死亡谷” 2019-06-18 2 2019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