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控烟,助力绿色亚运
杭州14家单位联手管住“一支烟”
![]() |
陈胜伟 摄 |
“控制吸烟,助力绿色亚运”。5月30日,杭州市卫健委联合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市监局、市公安、市文广集团以及机场、铁路等控烟监管部门一起,共同启动了杭州市2019年世界无烟日纪念活动,共推全民控烟,助力绿色亚运。
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也是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自今年正式颁布实施之后,迎来的第一个世界无烟日。
在启动仪式上,全市14家控烟责任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宣读了控烟倡议书,呼吁全市市民用实际行动打造健康城市,迎接亚运会的到来。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表示,是否营造起“无烟”公共环境,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健康自觉,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今年1月1日,最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不仅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而且对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运动健身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也提出了禁烟要求。此外,考虑到政策的可操作性,《条例》给了娱乐、经营性住宿和餐饮等室内公共场所一个缓冲期,将其暂时设为限制吸烟场所,但到2021年12月31日后,即第19届亚运会举办之年起,限制吸烟场所将禁止吸烟,在实现全面禁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杭州市控烟办表示,本次活动联合14家控烟责任部门一起行动,改变了原来卫生行政部门一家负责控烟监管的模式,增强了执法力量。1~4月,全市累计检查23256处场所,其中室内公共场所6520处,室内工作场所1958处,公共交通工具435处,餐厅酒店及娱乐场所5405处。共对6662家单位及场所进行警告、责令整改,其中对场所进行处罚共76例,罚款93375元,对个人进行处罚共40例,罚款2950元,场所和个人处罚金额总计96325元。
杭州市控烟办呼吁,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每个人的支持。在杭州全力准备迎接亚运会之际,希望大家都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营造无烟环境,助力绿色亚运。严敏
□链接:
公共场所吸烟危害巨大
公共场所吸烟最大的危害是造成周边人群的二手烟危害。二手烟是烟草燃烧过程中散发到环境中的烟草烟雾,包括吸烟者吐出的烟雾和烟草燃烧过程中散发到空气中的烟雾。二手烟在成分上与吸烟者吸入的主流烟雾没有差别,甚至含有更多有害物质。目前二手烟雾已被确定为人类I类致癌物质。
二手烟暴露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如下:
1.对成年人健康的影响。二手烟草烟雾同主流烟雾一样,被非吸烟者吸入后,其中的化学物质会迅速到达肺部,经血液输送至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引起肺癌等恶性肿瘤、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
冠心病:二手烟可导致致命性及非致命性心脏疾病。暴露于二手烟烟雾数分钟,可对血脂、凝血系统(血小板)和动脉管壁功能造成急性不良影响,引发急性心血管疾病,其中很多影响程度并不亚于主动吸烟者。二手烟暴露可引起心脏疾病,使心脏疾病造成的死亡风险显著提高。
肺癌:二手烟暴露与肺癌有关,公共场所的二手烟可导致非吸烟者罹患肺癌的风险增加20%~30%。
乳腺癌:绝经前的女性暴露于二手烟烟雾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呼吸道症状与疾病:二手烟暴露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发生及肺功能的下降有重要作用。此外,二手烟还可诱发或加剧成年人哮喘。
2.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呼吸道疾病与症状:父亲或母亲吸烟均可导致儿童下呼吸道疾病发病风险增加,比如支气管炎和肺炎,尤其易发生在出生后第一年。吸烟者子女出现咳嗽、咳痰和喘息等常见呼吸道症状的频率更高。在双亲都吸烟的家庭,子女出现上述问题的概率相应提高。
哮喘:二手烟暴露可导致已患有哮喘的儿童病情加重,使未患哮喘的儿童出现哮喘(成年人亦是如此)。
肺部生长发育:无论是孕期母亲吸烟还是出生后的二手烟暴露都可降低儿童肺功能发育速度。
中耳疾病(中耳炎):二手烟暴露可引起儿童中耳炎,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听力损伤。
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不吸烟女性在孕期遭受二手烟暴露,可导致婴儿低出生体重、早产、婴儿猝死综合征、宫内发育迟缓和自然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