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好5G产业生态与发展环境
看杭州西湖区如何迈入5G时代
![]() |
图为沙龙活动现场 |
5月25日,杭州市西湖区科技局组织西湖科技创新联盟内与5G关联的56家企业,以“5G·未来十年”为主题,开展了第二期“Tech&Talk系列沙龙”活动。来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的数位嘉宾,从技术演化、产业政策、行业应用、创新发展等角度,对5G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杭州市经信局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处处长方翔现场解读了杭州的5G产业政策。他介绍,今年4月发布的《杭州市加快5G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围绕创新、产业、应用、基础设施、保障5个方面,精准地设置了17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举措。《杭州市5G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2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到2022年,杭州市要建成5G基站3万个,实现在重点城镇以上5G全覆盖,建成全球领先、全国一流的精品网络。
“从1G到5G乃至即将启动研发的6G,其中的‘G’是‘代’的意思,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浙江省数据存储及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海泉介绍,每一代技术的提升,实际上是提高了可用频段的带宽和传输效率,进而达到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稳定的传输。
“通信技术构筑的是数据交互的管道,从5G开始,它将变成智能化的管道。5G的关键技术在于网络切片、边缘计算和大规模天线阵列。”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心总监周哲在谈及5G对未来的影响时表示,4G促进了消费互联网的发展,5G则会促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未来,4G与5G会长期共存,而中国会成为5G的最大市场。”周哲说。
华为5G拓展高级专家何裕佳认为,5G的落地和商业应用依赖于标准的建立和芯片技术的发展。同时他也指出,5G的发展面临能耗、运维、盈利等方面的挑战,比如带宽的增加会让覆盖受限,所以相比4G,5G需要建更多的基站数量。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表示,中国企业需要脚踏实地,用工匠精神做5G,将其做到极致,如此才能赢得未来。他认为未来的竞争将从产品和技术的竞争上升到生态的竞争,并建议西湖区打造5G生态示范区,融合发挥出每个企业的长处,这样才能让我们关于5G的愿景在未来十年梦想成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西湖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之一。目前,西湖区已聚集阿里云、蚂蚁金服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并在5G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西湖区副区长马品芳表示,在5G的潮流下,企业要充分思考5G技术能与自己产生怎样的结合。西湖区在落实好省市相关5G政策的同时,也将继续在区内营造好的5G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实现5G网络覆盖率全市领先,打造万物互联的5G先锋城区;另一方面,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技术标准领跑。同时,力求5G行业示范效应显著,重点推进云栖小镇城市大脑建设,打造智慧环保、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努力拓展5G行业的联合应用。”
本报记者 金乐平 通讯员 肖琳 杨建敏 文/摄